跳到主要內容

學者轟小一計分制扼殺兩無童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2日 21:59
2011年11月2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昨日公布,全港4.57萬名準小一生只有約2萬人成功入讀心儀學校。不少家長昨炮轟收生計分制不公,指「校友家長」獲額外加10分,結果壟斷學額。隨着獨生子女及父母均非名校校友的新中產家庭增加,有校長及教育學者便不約而同指出,現行計分制扼殺「兩無」(無家長校友、無兄姊世襲)學童向上流的機會,促當局檢討。

有資深小學校長建議檢討已沿用22年的派位計分制,適應時代轉變(見另稿),否則會扼殺「兩無」學童入讀良好學校的機會;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陳茂釗認為,現時收生編制的公平性有檢討空間,「世襲」或「計分制」扼殺「兩無」學童向上流的機會。但他同時認為,目前本港小學的整體能力差距收窄,家長也毋須太執著於傳統名校。

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14年新低

今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成功率只得四成半,創下近14年新低。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俗稱世襲),餘下學額按計分制編配(見圖)。若學童是父母首名子生,會獲加5分,而父母若為校友,則會獲加10分;由於兩項加分只可二擇其一,因此若有兩個家庭的子女同屬首名出生,非校友父母的申請便會落選。

昨日小一派位公布結果,不少家長昨晨特別在上班前,到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等名校查看結果。喇沙首階段只有90學位,結 果「世襲位」佔37個、「計分制」佔53個。多名校友父親昨在門外接到「捷報」,「喇沙仔」家長周先生笑言,計分時獲10分校友優勢,長子順利入讀母校,喜上眉梢更即時向家人報喜。

家長﹕早料落選 制度不公

不過,身為中產家長的蕭太表示已落選,她指兒子同屬長子,但非「世襲」生又無校友背景「撐腰」,分數較為輸蝕,「早料到會落選」。她直言制度對「無條件」的家長甚為不公,又指由於家住元朗區,相信能在統一派位時,跨區獲派九龍城區名校機會不大,故已為其報讀多間直資及私立小學。

在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孫先生一家同屬非校友,為大女報讀時,雖然已月花5000元予女兒報面試班、畫畫、鋼琴等逾7樣課外活動,又在1年前賣掉新界區舊屋,遷入月租2萬元700呎的九龍城區寓所,但仍失望而回,幸獲另一所私立名校德望學校(小學部)取錄。

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李偲嫣認同,現行小一收生計分制,理念旨在協助幼童適應,屬無可厚非;但現時家庭一般是「一個夠數」,當局應就計分準則作相應調整,如提高「首名子女」得分,平衡社會需要,紓緩世襲制可能造成的不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