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逢淡季,黑馬才有機會變奇葩,台灣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港票房衝破5000萬元,成為今年華語片之冠;印度稀客《作死不離3兄弟》票房猶有不及,但勝在韌力持久,由9月上映至今,本地累收1784萬元(截止11月20號),難得仍有13間戲院放映,單日票房不止10元萬,令不少開畫新片汗顏。
大姐大從發行商安樂口中得知,《作》片目前已知有兩名觀眾入場翻睇10次或以上,狂熱程度媲美當年《鐵達尼號》;安樂亦已購入其他印度電影版權,包括一部紀錄片《Bollywood Bollywood》,但未知何時上映。這股「印度熱」勢將蔓延祖國,據內地傳媒報道,《作死不離3兄弟》將於下月作全國公映,更首次配上普通話對白,由《色,戒》湯唯聲演女主角沛雅(嘉雲娜片布飾);至於勇敢抗衡教育制度的藍丘(阿米爾汗飾),則換上《海洋天堂》男星文章配音,對於內地觀眾來說,自然親切感大增。
《作死不離3兄弟》兩年前已打破印度最高票房紀錄,亦令不少香港片商大跌眼鏡,至於進軍內地又能否收到同樣「爆冷」效果?大姐大認為機會較微,原因之一是它跟《那些年》不同,內地早有高清字幕版本,任人非法下載,要看的早已看過,除非內地觀眾專誠為捧湯唯的場,否則怎肯花一百幾十購票?
另一方面,礙於文化差異,歌舞連場的印度電影從來不是華語市場的那杯茶,有內地觀眾甚至錯認英國導演丹尼波爾(Danny Boyle)執導奧斯卡最佳電影《一百萬零一夜》是印度產物,相信這種觀念絕非一時三刻可以改變。
各位明報讀者,大姐大已正式進駐明報影視版,跟大家細談天南地北娛樂事。以大姐大從事娛樂圈採訪工作多年,對藝人、娛樂事挑通眼眉,孰真孰假一一為各位解構,周一至五都有我「大姐大手記」!
20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