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科醫生﹕造口毋須蓋紗布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3日 05:59
2011年11月23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九龍醫院行政總監張光宇稱,發生事故的病房有逾20醫護工作,正向他們調查。據了解,受查主要是護士,初步調查發現,護士團隊照顧病人時,有護士以4條膠布封閉病人造口,接手的同僚一直跟隨,無人提異議,院方會追查為何首名護士犯錯,整個團隊錯到底。

耳鼻喉專科醫生何志謙說,醫生做同類手術,要將病人的咽喉完全切除,由會厭(氣管和食道的「活蓋」軟骨)開始切至氣管,病人會失去呼吸功能,由醫生將氣管與頸下皮膚縫合成造口,讓病人呼吸。他說,造口平時毋須以紗布覆蓋,更毋須以4片膠布貼在紗布四周固定。

何志謙說,若擔心灰塵進入造口,或病人痰液由造口噴出,可為病人掛上類似兒童「口水肩」的特製圍巾。他說,醫學界近年較少以咽喉完全切除手術處理咽喉癌,多改用雷射、電療、化療。

九龍醫院是復康療養醫院,雖有醫生巡房,但不如急症醫院頻密,亦毋須處理病人傷口,故今次調查對象主要是負責照顧病人傷口、抽痰的護士。消息指,護士重複用4片膠布固定造口上的紗布,達數天之久,顯示護士團隊包括護士長都不察覺程序有問題,院方將追查為何整個醫護團隊一錯到底。

消息稱,病人家屬在病人去世後即向醫院投訴,但醫管局延至事故發生後一周,才正式判斷為嚴重醫療事故,向外公布。

議員:奇在錯足數天未改正

立法會衛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表示,為免造口受灰塵感染或病人痰液噴出,護士會用一塊2.5厘米乘2.5厘米的方形薄紗布蓋在造口上,用一片膠布打橫貼上固定。今次最奇怪之處,是病人家屬曾向護士提出質疑,但護士團隊未有改正,他推測當中可能有其他原因,認為院方需調查清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