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管局嚴打虛假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並伸延至由內地銀行開出信用狀,以「內保外貸」形式在港的貿易融資貸款。金管局向銀行要求,一旦沒有真實貿易背景就需要把貸款拆倉還原。銀行業界指出,由於信用狀(LC)到期時,涉及跨境人民幣兌換還款,故金管局嚴密關注。在此形勢下,明年貸款來源地將出現「洗牌」,內地相關貸款比例勢會下降。
金管局月初向銀行就人民幣與上海兌換窗口的細節發出指引,釐清如果銀行對客戶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文件未符合規定,就需要拆倉還原。摩根士丹利一份報告指,金管局亦要求銀行查證LC是否具真實貿易背景,一旦發現非貿易用途,就要還原,對未來數個月的港銀股價表現增添壓力,對行業維持審慎看法。
據了解,金管局有關措施已在數個月前開始執行,亦與月初的指引相配合。事實上,由於內地實施信貸緊縮政策,過去一年多,不少內地企業南下「撲水」,當中大部分是利用內地銀行發出的LC進行擔保,在內地銀行存入人民幣,再在香港進行港元或美元借貸。
貿易融資貸款額 2年升1倍
由於這些貸款絕大部分都是本港境外使用,故現時本港銀行貸款組合中,已累積不少境外貸款,當中大部分是內地相關貸款。恒生(0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指,LC到期時,企業需要把人民幣資金購匯還款,當中或利用上海兌換窗口平盤,故金管局同時關注LC是否有真實貿易背景。他指出,如果銀行需要提早把貸款還原,就要蒙受匯率風險。
根據金管局9月份貨幣統計數字,按行業分析,貿易融資錄得3574.2億元,按年升接近四成。如果與兩年前、即2009年比較,貿易融資貸款金額更上升1倍【圖】,同期整體貸款只增長38.5%。大摩指出,貿易融資自09年開始是本港貸款增長的最大火車頭,如果銀行需要把未合乎標準的貿易融資下貸款還原,或會引致貸款大幅減少。該行原本預計港銀明年貸款增長約10%,憂慮銀行在新要求下,增幅達標有難度,而且貸款還原會增加銀行信貸成本,撥備上升。
一名銀行企業貸款主管指出,銀行向內地企業批出的LC貸款,「有擔保,風險很低。」但金管局擺明車馬嚴控內地相關貸款,未來放貸予內地背景公司就會更加審慎。他續指,以往由於本港貸款成本較低,吸引內地企業到港借貸,但目前息率已經抽升,相信貸款需求亦會放緩。
明報記者 李家欣、劉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