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早知種票漏洞 選舉處袖手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6日 22:59
2011年11月26日 22: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連日揭發今屆區議會的選民涉虛報住址,原來早於2006年,審計署已深入調查04年立法會選舉的選民登記制度,揭露當年逾185萬選民中,有367宗同一地址登記超過10人,最嚴重是162名選民共用一個地址。審計署長鄧國斌接受本報查詢時稱,當年已要求政府加強抽查及落實選民登記須住址證明,但至今未有進展。近日公眾關注「種票」,不排除再次介入調查。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回應稱, 近日選民登記制度受關注,當局會聽取及研究意見;就如何改善現行選民登記制度,局方會在下月向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提交建議。本報再向選舉事務處查詢今年選民登記冊上,同一地址登記10名選民或以上的個案數目,但處方表示未有統計,但已仔細考慮審計署建議作適當落實,包括抽查登記選民住址。

選舉處﹕考慮抽查選民住址

另外,選舉事務處昨再向選民登記懷疑個案發出25封「書面查詢」,至今合共發出109封,收信個案需在一周內提交住址證明。若發現選民虛報資料並曾於區議會選舉投票,會交警方及廉署跟進調查。

近日疑似「種票」個案引起廣泛討論,原來,審計署早於2006年已深入調查選民登記制度,並批評選舉事務處依賴自動申報機制,由市民自行填寫登記住址,又不用提交證明文件,存在嚴重漏洞。報告指出,「在極端情况下,由於可能發生種票,選舉的公平可能受到損害」。

審計署長鄧國斌接受本報查詢時笑言,署方當年有「先見之明」,發現選舉登記問題,但調查報告完成後,已交政制事務局(即現時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跟進,「我們只負責驗身,病人進不進補,不是我們決定」。他說,雖然審計署調查項目屬保密資料,但署方會調查傳媒和公眾關注事項,「不排除」會查區選種票。

審計署長﹕不排除再查

他表示,近日有關注種票事件,「每一個調查會開一個file(檔案),可以保存很多年,沒有改善的會一直長開」。

當年的審計報告亦揭發同一地址登記大批選民,並引述選舉事務處資料,當年185萬登記選民中,同一地址有超過10名選民登記的個案有367宗,5宗由逾100人共用一個地址,最嚴重一宗涉及162人。

選舉事務處當時回應,已按審計署要求,抽查其中85宗可疑個案,發現有村落共用郵址,亦有大部分屬私營安老院地址等,認為不涉刑事,又稱會研究選民提供住址證明或抽查選民方法。

議員倡立會選舉前「大清洗」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成員湯家驊表示,政府多年來「隻眼開隻眼閉,好離譜」,他舉例說,曾為村代表選舉打官司,發現有逾百名市民住址僅為「香港」仍可投票,直至法庭取消他們的選民資格。他說,審計可進行,但希望立法會選舉前先「大清洗」,核對選民資料,避免「重蹈種票覆轍」。

委員會另一成員李慧琼則說,會研究是否需要翻查舊審計報告跟進,但她指要求核實選民住址可能造成登記不便,政府應從宣傳着手,提醒市民虛報住址或涉及法律責任。

明報記者 鄭穎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