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超淡靜,上周五成交金額連400億元亦不夠,面對歐債危機兼臨近年底,投資者若非放慢手腳便是半放棄狀態,主要板塊的表現均乏善可陳。不過,近幾年已被市場遺忘的工業股,雖然負面消息不斷,又說產業空心化、又說接單難成本上漲慘過海嘯,但當中脫穎而出的亦大有人在,近日剛公布業績的互太紡織(1382)有不俗的投資價值。
互太紡織今年9月底止中期,純利增長53.3%至6.95億元,主要受到分拆業務上市所帶動,撇除這項因素,核心盈利則大致持平。表面看,互太似乎已增長乏力,面對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筆者也不會對此有疑問,但這並不能抹煞集團管理質素極佳的事實。
管理一流 成本大降
作為一家紡織企業,棉花自然是最重要的生產原料之一,回顧過去12個月,棉花價格之波動比任何商品更為瘋狂,考特魯克A指數由2010年9月每磅約104美仙,到今年3月已飈升至每磅約229美仙,半年內升幅逾倍,但又可在高位突然暴跌,今年9月已低見約116美仙。由採購原料、製造、交貨均存在時間差,若原料價持續上升或下跌,一切還好辦,但如此急刻波動,大升時很可能先是訂單虧損,暴跌後再要為存貨減值,若進行錯誤對冲,更會有嚴重後果,但最終互太核心業績竟能持平,管理層之質素得到充分驗證。
集團期內營業額為36.7億元,與去年同期大致相同。鑑於市况疲弱,總銷售量減少25%至84.9百萬磅,惟其影響已透過調高平均售價全數抵消。透過重點打造增值產品及改善產品組合,平均售價按年上升32%,再加上使用最新技術及改善營運效率,大大減低了成本壓力及紓緩產能使用率,毛利由去年同期之6.69億港元微增至6.74億港元,毛利率亦由去年之18.2%上升至18.4%。
互太期內成功將PT斯里蘭卡於科倫坡證券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分拆為集團帶來約2.33億元特殊收益,應佔股權則由60%降至40%,故下半年度以至將來的攤佔溢利亦將受到影響。不過,此舉亦大大加強集團財政實力,現金加增至19.6億元,銀行借貸則不足5000萬元,現時市值才62.3億元,市盈率才大約7倍,並提供7厘股息率,估值吸引。始終紡織是大行業,不會沒落,集團管理層質素亦極佳,中長線投資前景可看高一線。
明報記者 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