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咳血」一旦在粵語長片中出現,往往暗示主人翁可能命不久矣。隨着科技進步,今時今日即使一日咳足500毫升血都可治癒。聯合醫院由2000至2006年,共為逾250名、因有不正常血管增生而咳血的病人,進行「氣管動脈栓塞術」,逾九成半咳血問題即時受控。雖然有近半病人5、6年後會復發,但因手術創傷小,即使復發亦可再施手術。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朱頌明說,逾九成咳血都是由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等病症引起。上述病症會造成不正常血管增生,因增生的血管脆弱,故容易造成咳血。朱指出,部分病人24小時可咳血500毫升(相等於半支大可樂),以致呼吸道阻塞,死亡率逾五成。
64歲的黃伯伯今年中秋節前突然咳血不止,呼吸困難,嚇壞老伴,立即叫救護車送院。他住院兩天咳了近500毫升血,診斷後發現他有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於是為他進行「氣管動脈栓塞術」。
過來人:手術翌日可出院
其主診醫生、聯合醫院放射及造影科副顧問醫生陸永恆表示,手術前要先用電腦掃描,找出病發的支氣管位置,再在病人腹股溝(靠近外生殖器官)開一個小洞,置入導管。導管由股動脈,經過腹部到胸部大動脈,最後找出不正常血管,將之用微球體塞住即可。黃伯伯手術後翌日已可出院,趕及迎月日慶祝中秋節。
95%病人咳血即時受控
聯合醫院由2000年至2006年,共為250多位病人做該手術。醫院的個案分析,發現95%病人手術後咳血即受控制,但5、6年後有45%病人復發,5%會出現發燒、輕微併發症。朱頌明表示,最嚴重手術後遺症是半身癱瘓,但香港迄今無人試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