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鬧不停,繼上周九龍醫院發生七旬病人疑被「封呼吸造口」致死後,昨日又傳出有孕婦今年5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進行剖腹生產手術後,因膀胱被割破導致長期漏尿失禁。威院發言人昨晚接受查詢時指出,仍未得知孕婦的個人資料故難以跟進,有進一步消息會再作交代。
威院﹕有進一步消息會交代
接獲病人投訴的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指出,出事孕婦為港人,今年5月在威院進行剖腹生產手術,豈料被割破膀胱導致長期漏尿失禁,「她本來都想息事寧人,但過去半年都失禁,真的很困擾」。
多番求醫都未能解決問題後,病人向鄭求助,並決定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交代事故詳情。鄭家富則促請政府成立獨立法定醫療服務申訴專員公署,讓病人可以在統一、透明的機制下申訴。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解釋,由於膀胱位置與子宮位置接近,故剖腹分娩時其中一個「已知風險」是有可能割破膀胱,機率由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手術前醫生必會向孕婦講解,亦要求孕婦就此簽署同意書。
機率百分一至千分一
至於剖破膀胱風險,很視乎孕婦之前有否進行過剖腹分娩手術。余啟文說,曾剖腹分娩者,其子宮和膀胱有可能會「疊住」在同一位置,手術時須特別小心分開,否則容易剖破。另外,若孕婦試行自然分娩產程很長,令子宮和膀胱水腫,其後再作剖腹分娩亦會增加割破膀胱的風險。
但余啟文說,即使割破膀胱,只要隨即進行縫補手術,接近99%能完全康復,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包括失禁等,但手術後1至2周要插尿管,不能康復的原因則包括膀胱發炎等,必須緊密跟進。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