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危機鬧過不停,外匯市場近日亦血流成河,不獨歐元接連失守多過支持位,就連一海之隔的英鎊亦要跟隨下瀉。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加元、澳元及紐元等商品貨幣全線潰敗,然而撇開市場情緒不談,加元的基本因素其實較歐元及英鎊為佳,故近日的跌市反而造就入市機會,昨天亦見美元開始回調。
歐債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歐盟於上月已推出救市方案,不過方案始終改變不了區內國家財政岌岌可危的事實。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及惠譽上周便不約而同將匈牙利及葡萄牙的主權評級調低至垃圾級別。
而且繼法國被評級機構警告或保不住其AAA主權評級後,區內另一龍頭德國上周拍賣國債亦出現認購不足的情况,事件或反映歐債危機之火已進一步燒至區內的核心國家。
德拍債反應差 反映歐元信心崩潰
而德國拍債反應差勁亦帶出另一重要啟示。事實上,自從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德國國債一直是歐元資金的避風港,每當「歐豬五國」的國債價格受壓,德債便會受到追捧,顯示資金只不過是由「歐豬五國」轉投德國的國債市場。
然而今次德國拍債結果亦未如理想,除了顯示投資者對包括德國在內的整個歐元區已經失去信心,亦反映資金開始流出歐元區。此外,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等歐元區國家,亦將於未來一個月接力拍賣債券,一旦結果未如理想,隨時有機會成為市場繼續「質低」歐元的藉口。
英國大手削赤 勢拖累經濟
而一海之隔的英國,其情况亦好不了歐元區多少。市場預期,作為英國最大出口市場的歐元區,明年勢必步入衰退,這對英國的出口自然會構成重大打擊。此外,英國政府大刀闊斧削赤,亦將導致內需疲弱,拖累當地經濟今季有機會錄得負增長,而來年亦大有可能原地踏步。
為了刺激經濟,英倫銀行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措施(QE)的規模,事實上,該行早於10月便宣布把QE的規模擴大750億英鎊(約9040億港元),為兩年來首次,於英倫銀行大印銀紙的前提下,英鎊走勢難言樂觀。
受歐債危機影響,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加元、澳元及紐元等商品貨幣近日皆表現不濟,不過撇開市場情緒不談,加元的基本因素其實較歐元及英鎊為佳。首先,市場預期美國經濟來年可望錄得1.5%至2%的增長,因此,背靠美國的加拿大,其經濟自然會較背靠歐元區的英國為佳。
地緣政治影響 加元油價或雙翼齊飛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朗被發現正在發展核武,挑動了西方國家的神經,而以色列更表示會考慮先發制人採取軍事行動摧毁當地核設施。一旦區內有任何風吹草動,勢必會刺激地緣政治升溫推高油價,而這亦將利好加元的表現。
星展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亦看好加元匯價年底前可以重返一算,鑑於加元近期出現超賣,故有意買入加元的投資者,其實現在已經可以入市,而穩陣一點,則可待加元匯價再回落至1美元兌1.05加元水平才進行吸納。
明報記者 崔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