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首次因封微博戶口引發的官司,服務商被判敗訴。兩次關閉用戶微博帳號的新浪公司,被判賠2520元人民幣。內地學者稱,該案警示微博服務商未來刪除微博慎重,但因敏感詞導致的刪微博、封微博現象「不一定會減少」。
判與用戶有服務合同關係
《京華時報》報道,今年4月,自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粉絲」的北京余女士的兩個新浪微博帳戶先後被封。新浪解釋稱,余多次利用「私信」,對方靜進行語言騷擾、攻擊。故將其屏蔽,因「服務是免費的,所以毋須通知用戶,可隨時停止服務」。
余女士5月入稟法院,上月兩微博戶口恢復使用。海淀區法院判決稱,余女士並無明顯貶損性語言謾罵攻擊他人,亦未侵害方靜權益。微博雖屬免費,但用戶可為新浪帶來廣告等商業利益,雙方形成網絡服務合同關係,因此判新浪賠償違約所致經濟損失2520元人民幣。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對本報表示,判決有積極意義,服務商未來刪微博時會更慎重,「將來因封微博導致的法律糾紛會增多」。但他亦稱,「因涉政治原因的敏感詞等因素導致微博被刪除、被封的現象,不一定會減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