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治奶粉含致癌銫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7日 21:22
2011年12月07日 21:22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自3月核事故後首現輻射奶粉,「明治Step」奶粉驗出可致癌的放射性銫,日日飲用等同每年多照三分之一次X光。今次明治奶粉的銫含量無超出日本標準,卻揭出本港把關標準鬆過日本4倍,專家更憂網站售水貨逃過抽檢成漏網之魚。

不過,食安中心昨無下令停售,一田百貨主動把所有明治奶粉下架,吉之島及售賣日本奶粉網站天翼堂則停售大仔奶粉。惠康及百佳均無售賣涉事批次,會繼續售賣所有明治奶粉。萬寧及卓悅已不再賣明治奶粉。

含量未超日上限

日本共同社報道,佔當地四成奶粉市場的明治昨公布,「明治Step」(本港稱大仔奶粉)驗出放射性銫,最高含量為每公斤30.8貝可。這批奶粉在埼玉縣生產,牛奶原料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前製造,明治解釋可能是原料進行乾燥處理時混入了大氣中的銫,日本厚生勞動省已介入調查。

受影響產品保質期為2012年10月3至6日,以及21至24日。雖然其銫含量無超出當地標準,明治仍計劃在當地免費更換40萬罐奶粉。

日本厚生省上月對放射性物質監察分類新增嬰兒食品,並考慮訂出更嚴謹標準,日本暫把奶粉含銫上限訂為每公斤200貝可(輻射量單位)。至於歐盟的嬰兒食品銫含量上限為每公斤400貝可。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則按食品法典委員會指引,把銫上限訂為每公斤1000貝可。嬰兒食品的銫上限與上述標準一致。

城大生化系副教授林漢華認為,本港標準可能太寬鬆,嬰兒只食用嬰兒食品,故有需要採取嚴謹標準。本身是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的他表示,今日會開會,料會就此討論。

水貨避抽檢成監察漏洞

不少日本奶粉經網上售賣,林憂水貨未經抽檢,可成監察漏洞。立法會議員李華明稱,奶粉並非每批檢驗,只是抽檢,現應暫停賣明治奶粉,待集中檢驗確認無問題才放行。

食安中心昨回應說,正就事件向日本當局及本港銷售商了解,該中心由3月起在入口、批發及零售層面監測逾5.7萬個食物樣本,當中只有3個不合格,其他全部滿意,包括140個日本入口奶粉。該中心昨未回應當中是否包括明治大仔奶粉。

明治在中國法人企業昨稱,中國有售的明治奶粉在澳洲製,故安全食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