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披露,包括汽車製造商、能源企業及零售業在內的跨國企業,現時都在為歐元一旦崩潰作準備,盡可能把資金儲備放在最穩陣地方,並控制非必要開支。
西門子自設銀行自保
德國西門子(Siemens)甚至自設銀行,以便能將資金存入歐央行。銀行業最大外匯交易經紀商毅聯匯業(ICAP)亦表示,公司正準備調整其電子交易平台,為希臘可能恢復使用舊貨幣「德拉克馬」(drachma)作測試準備。發言人稱:「這是因應客戶疑慮作的測試。」
一些在歐元區有生意往還的公司,亦研究倘歐元區解體,將對跨境商業合約及借貸協議等帶來什麼法律後果,特別是一旦某國退出歐元區,會否導致生意合約或債務計價金額大變,以及交易對手會否破產違約等。世界高級酒品公司帝亞吉歐業集團(Diageo Europe)主席摩根直言﹕「我們已開始設想一旦歐元區解體會怎麼樣。若某些國家脫離歐元區,當地貨幣可能會出現大幅貶值,使入口貨變得非常、非常貴。」然而大多數中小企都無法作出多少財務和法律準備。不過一些環球企業高層則較為樂觀,認為歐元區一旦解體,情况縱然嚴峻但應可受控。德國車商福士(VW)葡萄牙分廠Autoeuropa的財務總監霍夫曼說﹕「我們已對葡萄牙不再採用歐元的後果,作初步粗略分析。結論是,有關影響對本公司不會太負面,因我們主要做出口生意,是世界性的集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