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風波蔓延至核心國家,持有大量歐債的歐美銀行,其評級終被下調。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日發出報告,調低包括高盛、美銀及摩通等15間銀行的評級(表)。匯控(0005)亦由「AA-」降至「A+」,反而兩間中資銀行建設銀行(0939)及中國銀行(3988)則獲調升評級。中行旗下的中銀香港(2388)更連升兩級,與匯控平起平坐。
歐美大行與中資行 此消彼長
標普早前調整評級標準後,可更快了解銀行的資金成本及政府拯救措施的影響,標普因而重新評審37間全球最大型銀行。被調低評級的銀行共有15間,其中12間為歐美銀行。美銀、高盛、大摩及花旗等美資大行,評級由「A」降低一級至「A-」。由於港交所要求窩輪發行商,評級最少要有「A-」,假如美林及高盛等再被下調評級,就會失去發行窩輪的資格。
匯控評級被下調,因為標普預計其盈利能力,於未來18個月內,難有長足的增長。再者,標普指出滙控在英美兩地業務,因當地經濟仍然衰弱,加上預期明年環球經濟轉差,將受考驗。旗下的恒生銀行(0011),評級亦由「AA」降至「AA-」。受到消息拖累,匯控股價昨日跌2%,收報57.45元。
這批歐美銀行,均持有不同程度的歐豬國債。目前,歐債問題懸而未決,更有由希臘、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國,蔓延至比利時及法國的趨勢。
歐美大行表現不濟被下調評級,市場或早有預期,反而中資銀行備受標普青睞。建行及中行的評級,由「A-」上調1級至「A」。其中,中行旗下的中銀香港,更連跳2級至「A+」,而工行(1398),評級則維持在「A」。
標普認為,若建行、中行及工行面對財政壓力,中央政府很大機會即時提供援助及充分支持。建行及中行上調評級,亦反映他們的業務及流動性強勁,融資情况高於平均水平,而所面對的風險比歐美銀行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