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久受沽壓的內銀股昨天翻生,飈升5%至14%(表)。券商分析,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可促進M2(廣義貨幣供應)增長,從而令銀行體系的存款回升,同時可降低同業拆借利率。這會令到貸存比率已接近或超過監管機構要求、及存款基礎較薄弱的內銀最受惠,其中包括中行(3988)、交行(3328)、招行(3968)及民行(1988)。
德銀、中金均預計,在連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意味着貨幣政策轉向,未來一年存款準備金率還會下調3至4次,放鬆2個百分點。
德銀料拆息跌 拉高內銀利潤7%
德銀更預計上海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將下調0.5厘,這將促使本港上市的內銀股稅前利潤平均上升6.7%。其中四大行將平均增6.3%。由於內銀資金仍屬緊張,多餘的存款規模十分有限,同業拆借利率下調對於流動性偏弱的中小型銀行更有助益。德銀估計民行利潤將上調11.1%,交行上調9.8%,中行上調8.2%。德銀指,上述3間銀行較倚重協商存款和同業拆借。
中金則認為,降低準備金對於內銀影響微小,不過,中小型銀行更為受益。一方面,降低準備金可提高資金乘數效應,令M2回復增長,銀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回升,之前受到存貸比率規定打壓的中小型銀行可以趁機擴張貸款規模。但另一方面,凈息差(NIM)將會受壓,兩因素幾乎互為抵消。中金認為未來內銀股將窄幅震盪,推薦重慶農商行(3618)、民行和工行(1398)。
巴克萊分析師顏湄之回應本報查詢時說,雖然凈息差確受壓,但降低準備金將減少不良貸款,因而對內銀十分正面。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昨天指出,內銀股是世界上最便宜,也是盈利能力最強的股票,但市場過於恐懼,基本面和市場看法之間脫節。「之前外國投資者向我諮詢選股建議,我說有一隻股票正以6倍市盈率交易,每年賺得320億美元,股息率達6厘,市帳率為1.2倍。他聽後非常有興趣,可一旦知道是工行後,態度立即轉變。」
內房股亦強勢 恒大升16%
昨日內房股同樣升勢強勁,恒大(3333)和中海外(688)升幅達16%和13%。花旗報告稱,雖然信貸環境改善,但樓市調控政策,尤其是限購政策將要等到樓價顯著下調後才會鬆綁,應關注長線贏家,推薦華潤置地(1109)、中海外和龍湖(0960)。瑞信分析師杜勁松則認為,目前的調整未必代表政策轉向,明年央行或繼續加息,而內房將是所有板塊中最後鬆綁的。
明報記者 顧冷冰、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