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希拉里訪緬甸破冰 制衡中國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1日 06:00
2011年12月01日 06:00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昨晚展開緬甸3天歷史性「破冰」之旅,是半世紀以來到訪的美國最高層官員,她將先後與總統及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會面。西方媒體形容今次是美國的「外交賭博」,押注緬甸會漸漸靠攏美國以削弱中國在地區的影響力。 內地專家則相信,緬甸向外開放的同時,也不會與中國這邊鄰大國鬧僵。

外交部支持兩國接觸

中國外交部表示,願意看到緬甸與西方國家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加強接觸、改善關係,促進緬甸的穩定與發展。

希拉里昨晚乘坐專機飛抵緬甸首都內比都,副外長貌敏到場迎接。希拉里將與總統登盛、外長溫納貌倫及多名國會議員會面,游說緬甸繼續推動改革,停止與朝鮮(北韓)的軍事聯繫。她今日將飛往仰光,與素姬見面,其間會向素姬頒發獨立組織「自由之家」的獎項。仰光居民稱,近日見到美國便衣保安人員,檢查希拉里可能訪問的地方,還包括素姬寓所等。

頒獎素姬 稱不會結束制裁

希拉里也將跟民間組織領袖及長期受軍方打壓的少數族裔代表會面,又會參觀緬甸最具代表性的名勝「仰光大金塔」,周五回國。希拉里昨強調,現階段美國仍不會結束對緬甸制裁,「我會衡量現政府推行政經改革的意向」。

緬甸政府近期釋放200多名政治犯,又與素姬直接談判,但國會仍由軍方主導,美國急於破冰,相信與「重返亞洲」牽制中國的策略有關。路透社引述美國國務院高官稱,緬甸和朝鮮兩國的導彈計劃,是美國其中一個關注點,希拉里會要求緬甸中斷與朝鮮的任何秘密軍事聯繫。希拉里上月表示,華府準備好與緬甸成為「伙伴」,前提是新政府深化政改。

希拉里是1955年時任國務卿杜勒斯訪問當地以來,美國訪緬的最高官員。分析指,緬甸與中國西南接壤,與印度為鄰,戰略位置令它成為中美在亞洲的角力場。中國官方《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評稱,中國歡迎緬甸對外開放,但堅決反對她觸犯中國利益,例如早前緬甸中止與中資的密松水電站大型合作計劃。

戰略位置成美中角力場

雲南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朱振明向本報指出,緬甸新政府成立後,對內民主改革,對外逐步擴大開放,擺脫長期孤立,「與美國修好是循序漸進過程的一步」。他說,緬甸與中國長期密切關係,即使與西方修好,也沒有動搖中緬友好關係的基礎,亦不存在中緬關係倒退的條件和可能性。他還稱,中緬有2000多公里邊境線,地緣政治等因素令緬甸領導人明白,「和中國關係搞僵,沒任何好處」。他相信即使受西方支持的素姬,「也明白這個道理。」朱振明又說,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北京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蘭,就是中緬就希拉里訪問前進行溝通,「緬軍統治緬甸已20多年,現在軍隊在緬甸政治中地位仍很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