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強積金於10月出現小陽春,但環球股市在11月份再度拾級而下,強積金回報亦告按年跌3.8%,蒸發資產128億元,人均輸5494元。上月強積金之中以股票基金領跌,平均跌逾半成,買入中國、香港股票類最傷。有投資專家坦言,雖然有央行出手,但相信直至明年上半年股市仍會是波動市况為主,宜投資混合式基金。
基金研究機構湯森路透理柏(Thomson Reuters Lipper)發表報告顯示,11月份強積金整體表現跌3.8%,同期恒生指數跌9.4%,故強積金已是跑贏大市。強積金於10月份時升幅達到6.6%,但11月歐債危機沒有解決跡象,環球股市再度下挫,強積金上月表現是今年第3大單月跌幅,年初至今則蝕8.6%。據積金局9月底統計,強積金所有資產管理淨值達到3369億元,參與僱員達到233萬人,以此推算,每名供款人上月蝕5494元。
恒指單月跌逾9% 積金跑贏
以強積金各項基金分類,11月貨幣市場基金升0.01%,已是表現最好的類別,其次為保證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表現最差的是股票基金,平均跌5.6%,股票基金之中,中國、香港、大中華均跌7、8%,但跌幅亦優於恒指。
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指,過去一季股市整體向下回調,雖然近日6大央行聯手救市,令資金短缺問題得以紓緩,但他認為目前經濟格局,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稍為明朗向好。他認為,可部署把資金調撥到股票型基金,但以藍籌港股類為主,新興市場股票為副,建議50%的強積金資產為大型港股基金,25%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他又指出,隨環球憧憬減息潮出現,供款人亦可適量持有債券基金,建議把25%的強積金資產投於債券基金類別保值。
證券界:明年下半年才望好轉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則指,央行出手顯示正面訊息,「市况雖不會馬上明朗化,但可開始分段入市,始終好難吼準底部才投資。」她認為,年青及中年的供款人,明年開始可把每月的強積金供款,由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調撥到股市基金,以平均成本法逐步投入。而臨近退休人士,她則建議以香港及美國債券基金為主要資產,以盡可能保本為大前提。
明報記者 李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