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水滸傳》裏的宋江,有名號叫「及時雨」,意為濟人之急,前幾日人民銀行宣布調低存款準備金率,不少分析也視之為對內地經濟和樓市的「及時雨」,有助紓緩內地水緊的情况。
有投資者作出計算,指過去3年國家一直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至21.5%,比正常應該多出了10至12個百分點,等同凍結大約10萬億元人民幣資金,而現時雖然只是將有關比率下調半個百分點,等同放水約4000億元,銀碼雖小,但意義重大,起碼向大眾發放一個信息,準備金率在短期內不會再上調,是否會急速向下調整反而是其次。
釋放銀碼雖小 意義重大
不過,也有投資高手向筆者作出分析,說早就預到年底內地央行會放水,否則唔少機構過不了今個年關,而如果內地通脹數據如CPI容許,相信會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但能否將經濟和樓市托返上去,則言之過早,皆因金融海嘯後政府放了4萬億元出去,而貨幣供應量年增長一度高達接近30%,現在回落到了約14%至15%,其實仍屬偏高,而他認為,中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正愈來愈高,投資股市也好,地產也好,仍應小心為上。
事實上,央行放水後翌日,港股即勁飈逾5%,而不少內房股也在單日大升超過一成多,並在昨日再搶高,而有港版「末日博士」稱號的交銀羅家聰,更預期本月底前,恒指可反彈至21000點水平。
筆者就認為,若銀行持續放水,能否可以救回內地經濟和樓市,尚要拭目以待,不過內地銀根鬆動的話,便再也不用以極高息向香港銀行「度水」,便有利香港息口回軟,加上新一年快開始,銀行要做按揭生意配額,明年初香港按息便也有機會向下,從而利好早前筆者可能出現的樓市小陽春。
內地放水 有利資金回流港銀
一般而言,除了打仗或政府出現財政危機,市場息率會根據資金的供求來釐定,波動不會太大。然而,內地政府卻長期將銀行儲蓄和借貸利率,人為地壓至遠低於通脹水平,令企業可以借到平錢,但這又會導致胡亂投資,到了經濟過熱,卻又不是以調整利率來冷卻,而是以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即直接關水喉;好了,於是有辦法繼續借到錢的如國企,繼續享有低成本的融資,而沒辦法的如民企,就算願意多付2厘至3厘的高息,也撲不到水,唯有向地下錢莊求救,隨時要支付20至30厘,猶如向「大耳窿」借錢的息口。試問,如是做正當生意,又豈有可以年賺數十厘的毛利率,自然也難以長期支付高息,最後走佬的走佬,並留下爛攤子,讓政府來收拾殘局?
多向銀行格價 按息或有驚喜
至於香港,則因聯繫匯率關係,美國若維持低息,則香港利率能高得到那裏?雖然,在內地央行放水以前,包括中銀香港(2388)等一些大行再宣布調高按揭息口,不過,這可能是中銀近月生意做多了,市佔率由10月份排2位的16.7%,升至11月份重佔首位的22.4%(見表),quota做夠了,暫時唞一唞而已,更有和銀行合作做按揭轉介服務的老友表示,一些以往在按揭市場市佔率較細的銀行,近期卻主動拉生意,態度積極,大家若買樓,尤其若明年初才會上會,便應多向幾家銀行「格價」,隨時有驚喜也說不定。
港島樓價急彈2.14% 樓市暫或喘定
另外,城大與中原合作的二手樓價指最新報97.24點,較上周的97.09點上升0.15%。若以分區計算,港島區指數最新報105.50點,中止連續7周的下跌,反彈升2.14%,是港島區在今年48周以來第六次錄得逾2%的按周升幅。
上述數據反映,二手樓市經過一輪調整後,似有暫時喘定迹象,而中原表示,11月30日全球七大央行聯手救市,有助紓緩歐債危機,加上同時中國人行減存款準備金率,歐美央行亦聯手壓債息,全球股市隨即急速反彈,預料本地樓價亦可能反彈,而事件對本地樓市的影響,則有待12月23日的發布的最新收據才開始反映。
另外,筆者再獲國際房地產及投資博覽會邀請,於下周六下午一時半,在灣仔會展中心演講,題目為「在經濟和股市波動下的樓市策略」,演講後會再與一批專業人士,主持「蛻變東九龍—前瞻與透視」樓市座談會,敬請留意。
明報記者 陸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