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年3月25日的特首選舉,全港只有1200名選委可以投票,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爭取建立一套「專事專辦」的電子投票制度,讓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盼望投票結果可供選委參考。他表示,若選委最後的投票結果,與巿民對候選人的支持程度出現很大落差,將會嚴重削弱未來特首的管治威信。
鍾庭耀向本報記者表示,計劃籌款50萬元、於網上作全民投票,若有團體有興趣,可自費設立票站協助,提供電腦供市民投票;而為了避免有人重複投票,他們有意設立「選民登記系統」,但他承認,港大民研並非政府,資源有限,很難核實所有選民的身分,惟他們仍會爭取減少有問題的投票。他又表示,不擔心被指投票結果會左右選委的決定,強調選委是自由決定是否參考市民投票的結果。
有進行民調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網上投票未必好過電話民調,因為前者要避免有人重複投票,而且「會在網上投票的人,將局限某一類人,他們是好意識,才有動機去投票,若沒有電腦、不懂上網的長者、中年人或未有機會參與」。
理大學者﹕電話民調更有效
他認為,透過嚴謹的電話民意調查,「可能得出來的結果更有代表性,你可以接觸到沒有那麼主動的人」。
鍾庭耀昨日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透露,希望能夠在特首選舉前,建立一套專事專辦的電子投票制度,讓不同界別的人士和普羅大眾,透過民間投票表達意願,給選委參考;並繼續開發網上平台,讓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去表達意見。
倘投票人多 極具參考價值
他坦言,在現時制度,中央政府對候選人的醞釀、出選,以至當選過程,其實已經掌握了極高的安全系數,應可以放心讓候選人在民間爭取支持,他續說﹕「特首選舉其實可以容納8個候選人同時競爭。就算打個5折,其實都應該有4個。如果因為選委歸邊或者內部協調而剩下兩個,甚至是一個而變成等額選舉,就是退步。」
鍾庭耀表示,一套專事專辦的民間全民投票制度,雖然有公民投票的意味,但並非一般人講的「公投」,民間全民投票沒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民間全民投票能夠做到獨立公正,而投票人數又數十萬計,就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