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視光師:40歲已有老花勿遲診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8日 05:00
2011年12月08日 05:00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的調查顯示,75%受訪視光師指有患者拖延至深老花,達200度或以上才求診,更有部分患者求診時老花已達300度;調查指首次老花求診者平均為42歲。視光師表示,一般40歲人士已有老花,平均42歲才求診,已算稍遲,延誤求診或增加晶體負擔,加劇老花。
協會上月進行「電子產品對港人處理老花影響調查」,共訪問71名執業眼科視光師,結果發現,首次老花求診者的平均42歲,當時平均度數為107度。
憂電子產品放大功能致延診
受訪視光師又稱,大多患者於老花初期採用不當方法處理,例如除眼鏡或瞇眼閱讀,另會使用電子產品「放大」功能閱讀,或自行買現成老花鏡等。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內務副會長詹振邦指出,調查顯示視光師憂慮電子產品的放大功能,令患者逃避老花問題而延遲求診。他指出,老花一般約在40歲開始出現,平均每兩年加深25至50度, 55歲前加深較快,55歲後度數逐漸穩定,一般可發展至300度,暫未有預防方法。
自然視覺退化非眼疾
除40多歲老花患者外,亦有較年輕患者。30多歲的冼小姐表示,於2006年起每月2次的偏頭痛,每次持續2至3小時,到09年時覺得眼睛由文件轉看電腦熒幕,需1至2秒調整焦點,直至今年6月接受視光檢查後,確診有100度老花,配帶漸進眼鏡後,老花得以矯正,亦無出現偏頭痛。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鄭偉雄說,冼小姐提早出現老花,與配戴多了約50度的近視鏡有關,指市民若出現老花徵狀,應立即求診。他重申,老花是一種自然視覺退化現象,並非眼疾,因年齡增長,眼睛內的晶體逐漸失去彈性, 晶體弧度不足,未能把光線聚焦至視網膜,導致看近物時無法對焦,形成老花,出現近距離閱讀困難,建議40歲後應每年接受眼科視光檢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