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富裕退休生活 勿忘買足保險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9日 15:00
2011年12月09日 15:0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李先生及李太現年分別為41歲及35歲,正處於黃金年齡,開始為子女的大學費用及退休生活作部署。現時兩人每月收入分別為60,000元及25,000元,另外李太每月兼職所得約為6000元,家庭總收入為91,000元。而李生及李太每月的家庭、子女學業及生活開支約為26,000元左右,即李生及李太每月的可用資金為65,000元左右。他們的總資產約值70萬港元,當中包括約20萬元流動存款及50萬元定期存款,而且房屋按揭已全數還清,無任何負債。從上述資料可見,李生及李太的財務狀况相當健康,只要及早計劃及妥善處理,相信不難享受一個較預期豐盛的退休生活。


投資目標年回報8%

假設每年的投資回報為8%,而平均每年通脹率5%,李生及李太每月可儲蓄50,000元,而餘下的15,000可存放於銀行或流動性極高的資產作緊急資金,並於年尾才把55萬元加入投資組合內(其中一個月的50,000元儲蓄將放於銀行預備交稅之用)。計劃開始時,先將50萬元定期存款作投資,20萬元流動存款繼續存放於戶口內作應急之用。李生計劃於4年後購買高爾夫球會籍,屆時會籍估計約值64萬元,而兩名子女於7年及13年後的大學學費分別將需要40多萬及50多萬。李生及李太計劃於25年後退休,而退休生活使費約為16,000元,若加上旅行開支,每年的使費約為202,000元。以85歲作退休計劃完結的年齡,51年後李生及李太均會到達或超過85歲,根據筆者的計算,兩位屆時仍會剩餘可觀的資產,故李生及李太只需要退休前每年儲蓄約55萬元,並用於投資上,定期與專業人士檢討及部署,以爭取每年8%的回報,並不難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


兩人保障額最少230萬

不過,李生及李太於保障資產上的工夫則略為不足,特別是醫療保障方面,有需要作檢討及增加保障。現時兩人的總保障金額為180萬元,但筆者認為兩位的總保障金額應最少達230萬元,才是較合適的水平。由於現時醫療費用高昂,加上李生曾患上較高危的疾病,筆者認為李生有需要增加醫療保障,以免龐大的醫療費用蠶食其資產。李生現時的醫療保險金額為30萬元,筆者認為李生應把自己的醫療保障金額最少提升至60萬元。同時,李太亦需考慮購買額外的保險以作保障。


李生考慮由專業人士提供投資方案,筆者十分認同李生的決定。李生缺乏時間打理投資及相關的事宜,交由專業人士負責相信是較好的選擇。李生可考慮投資於基金上,基金投資可有效分散風險,更可把握個別國家/地區的長線經濟發展機遇。另外,李生亦可考慮選用市面上的投資服務,由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替李生制定出個人的投資組合。


東驥基金財富管理部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諮詢。


地址: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kmchui@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