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造傘靠手藝 機器難取代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9日 15:00
2011年12月09日 15:0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郭錦輝表示,雨傘廠就好像製衣廠那樣,很依賴人的手藝。因此,很難全盤或大幅度的推行自動化,來降低營運成本。所以,他們才要構思較高附加值的雨傘。


除了上述的功能型雨傘之外,該公司還生產過AC米蘭、國際米蘭和祖雲達斯的球會雨傘;亦曾生產「帽子傘」(雨傘帽),出口至英國,供英國球迷看球賽時使用;以及「情侶傘」(即「雙人傘」)。


此外,還有「士的傘」,即是將雨傘收藏在士的之內,以方便某些長者,外出時只需帶一件東西。強調外觀的,則有「塔型傘」(見圖)、「玫瑰花裝飾雨傘」。


不過,由於每朵布製玫瑰花都要用人手縫上,「玫瑰花裝飾雨傘」的人工太高,造了貨辦之後,客戶最終不敢落單。反而,那款加了閃石的「塔型傘」,出廠價只需7至8美元,較易被外國客戶接受。


華新洋遮的商業模式包括ODM(代工設計及生產)和OEM(代工生產)。暫時來說,客戶多數來自歐美,其次則是日本和韓國,主要靠參加禮品展或家品展認識。至於在香港或內地批發或零售,也有一些公司向他們查詢過,但暫時未有達成合作關係。郭錦輝解釋,這並非該公司不想做內銷,而是行內的陋習──數期問題,令他們望而卻步。


行內數期陋習 拓內銷不易

該公司現時承接出口訂單也不會放帳。外國客戶需要先向該公司支付部分訂金,待產品上船付運後,該公司提供文件,外國客戶再付清尾數。因此,若現在要該公司提供數期(有些代理商或分銷商會要求長達3個月),才可以開拓內地和本地市場,他們會覺得頗難接受。


「若不需要數期,我們也樂意和內地公司或香港公司合作,開拓內地和本地市場。」


「好像那款『塔型傘』,外型夠晒女性化,我們因此索性為它加上閃石。若放在時裝店或精品店中銷售,也挺適合。」


現時,該公司在深圳龍崗鎮和福建省南安市各有一間工廠。產品研發亦是由幾名內地工程師負責,但提供構思的,則是香港人。因為在前線接觸外國客戶和市場的,仍然是香港員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