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國防部官員周一透露,美國正尋求在亞洲及中東建立類似歐洲部署的導彈防衛盾,其中「亞洲導彈盾」的拉攏目標包括日本、韓國(南韓)和澳洲,雖然美方指此舉是要針對來自朝鮮(北韓)和伊朗的威脅,但同時對中國呈圍堵之勢,勢令中國憂慮國防安全。
正在首爾出席核安全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被揭私下向俄方承諾,如果連任,將為歐洲反導系統採取「更靈活」政策,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要「安撫」俄羅斯,目的是聯俄制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就美國尋求在亞洲及中東建立導彈防禦系統表示,中方認為各國應從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出發,慎重處理反導彈問題。
北京籲從增戰略互信出發
主管全球戰略事務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克里登(Madelyn Creedon),周一在導彈防禦局(MDA)的發布會透露,美國擬在亞洲及中東部署的地區反彈道導彈防衛盾,正透過兩組三邊對話推動亞洲地區的防衛屏障,一組是美國與日本、澳洲;另一組是美國與日本和韓國。
克里登說,地區防禦方式將針對區內威脅及國防所需度身打造,考慮地緣環境、歷史、雙邊軍事關係等,預料中東與亞洲未來10年對導彈防禦設備的需求將求過於供,因此美國將發展機動性強、可隨意調動位置的軍事設備應對,「尋求共同打造導彈防衛系統」。
她強調,地區防禦系統是要抵禦類似伊朗和朝鮮的國家對鄰國的導彈威脅,一旦朝鮮和伊朗未來研製出足以威脅美國的長程導彈,有關防禦系統也有助美國防範。
東亞西亞合璧
與此同時,與美國友好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不斷增強反導彈能力,美國亦會與它們加強情報合作。
克里登解釋,這些地區防禦系統將採用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階段性調整模式」(圖)。歐洲防禦系統包括在波蘭和羅馬尼亞部署攔截飛彈,在土耳其設偵察雷達,並在西班牙派駐神盾級驅逐艦。
俄羅斯一直憂慮,歐洲導彈盾到2020年完成部署後,將嚴重威脅俄方的核震懾力量,揚言要部署導彈瞄準波蘭及羅馬尼亞的防衛盾設備,突破美方封鎖。鑒於美方擬將防衛盾伸入亞洲,熟悉美國軍方的防衛專家埃利森(Rick Ellison)說,中方對於「後院」出現亞洲版的防禦系統「階段性調整模式」,其敵對反應可能比俄方更大,落實部署可能存在困難。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