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緬甸人視素姬如「母親」,就連的士司機車匙的匙扣,一邊是昂山將軍的頭像,另一邊也是素姬,每跟他們談素姬及補選,他們就會用他們有限的英文,眉飛色舞地跟記者談論,但當地華人看素姬,就未有這樣的熱情。本報記者走訪仰光時,不時遇上在當地開餐館的華人,但每逢談選舉時,他們都像面有難色,不願多說半句。
父母均屬華裔的港大研究生Hein Min Tun在仰光接受訪問時,專誠帶同母親與兩名弟弟到記者下榻的酒店會面,母親打招呼期間透露自己的家鄉來自福建,雖然她到緬甸多年,年紀不輕,但仍能說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一聽記者的口音,便「識穿」了記者不是同鄉,很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港大生﹕華人最少會尊重素姬
雖然緬甸政治氣氛漸漸開放,但我們幾名華人在酒店大堂做訪問,還是引起旁人注目,所以當大家說起一些比較敏感的題目,例如有關素姬及政府的議題時,也不自覺地稍稍壓低聲音。
Hein Min Tun表示,身邊的華人圈子中人都不願多談緬甸的政治,絕大多數都不會接觸政治,雖然他們對素姬有不同的看法,但對她最少也有尊重的態度。由於華人在當地擁有較大的經濟影響力,新總統登盛上台後,對經濟的監管放鬆了,促進了經濟發展,把原本一些專利範疇的生意,容許小企業沾手,對華人有經濟上的好處,所以當地絕大多數華人都歡迎緬甸出現的政經變化。
對素姬「講金多過講心」
Hein Min Tun稱,若素姬成功當選,國際社會很可能會進一步放寬對緬甸的制裁,對當地華人的生意將會有裨益,所以他相信,當地華人會歡迎素姬及全民盟取得更大權力,令緬甸走向開放的道路,但華人圈子對素姬的情感,除了有欣賞的元素外,很大的程度也視乎經濟上的改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