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原施永青﹕樓價倘急跌 只會「賤物鬥窮人」長青網文章

2012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3月29日 06:35
2012年03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梁振英7月就任香港行政長官後,會否推行民粹主義,在房屋策略方面進行「大手術」,令社會、特別是在商界和地產界中成為懸念。一向以敢言見稱的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近年社會充斥對「地產霸權」不滿,其實往往是出自傳媒的渲染,並指現時香港擁有自置物業的家庭中,已有六成不用供樓,就算要供樓的業主,供樓負擔中位數實質也只佔家庭收入約兩成,顯示港人並非想像中那麼辛苦。


他強調,如果真的要推倒「地產霸權」令樓價急跌,並不意味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只下跌3%至5%那麼簡單,而是會令整個香港社會處於「賤物鬥窮人」,以至政府因缺乏收益而一籌莫展的處境。


在上周特首選舉前,施永青已預言﹕「唐英年民望太低,雖然仍有大地產商力撐,但即使上台執政亦好難完成任務,所以中央好難再挺唐。」


料新政策較多針對基層市民

施續稱﹕「內地的大形勢亦必須要留意,胡錦濤(國家主席)、溫家寶(總理)現時都在『砌』地產商。」 如今特首選舉結果已塵埃落定,施估計梁在制訂政策時會較多針對基層市民,或增派多一點社會福利(如把土地資源優先撥作興建居屋和公屋),但只可以說是對地產商有點不利,而不是對整體樓市不利。


施永青不相信梁振英會重推當年的「八萬五」政策,因為歷史已證明把樓價大幅壓下來,對香港一點好處都沒有。


供樓負擔只佔收入約兩成

對「地產霸權」成為近年在傳媒曝光率奇高的名字,施對此有點不以為然,「其實香港人不是太辛苦,現時息口水平仍低,供樓負擔比例亦偏低。數據顯示,現時香港約有52%家庭擁有物業,另外30%至40%就居住在公營房屋。在擁有自己物業的家庭中,當中又有六成已供完樓,而另外四成仍在供樓的家庭,供樓負擔中位數只佔家庭收入約20%,所以並不算辛苦,又怎可以講(社會財富)被地產霸權『掠晒』?!」


回歸後7年間 樓價跌七成

施永青強調﹕「不要以為打倒地產霸權係好過癮,要諗一諗打倒之後嘅後果,不要因一時的興奮而淨叫打倒地產霸權的口號。你話如果港鐵不搞地產業務,車費又點可以咁便宜?」


他指出﹕「香港回歸初期,當時嘅特首董建華,為改變當時香港經濟偏重地產的局面,就『相當成功地』在1997至2003年這7年間,將香港樓價足足向下壓低七成。」


樓價下跌 蒸發社會投資

「樓價下跌的後果,並非只是本地生產總值(GDP)下跌3%至5%這樣簡單,而是蒸發了整個社會的投資,以及累積財富能力,繼而出現「賤物鬥窮人,買得起樓嘅人都唔敢買」,政府亦因收入減少而要減公務員薪金、削減醫療開支。


明報記者 林可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