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劉允怡於2006年開始擔任醫委會初級偵訊小組主席,為每一宗投訴個案進行「初審」,再交醫委會作正審。綜合多年審案心得,劉允怡最厭惡立心不良、用醫學知識欺騙病人做不應做或毋須做的治療,令病人無故受苦的醫生,認為必須有所懲戒。至於醫生捲入風化案,他亦認為若證據確鑿就必須嚴懲,強調醫生的職責是保護病人,若醫生誠信與人格有問題,醫委會必須嚴厲執法,不能讓市民質疑專業水平。
保專業水平 捲風化案必嚴懲
劉允怡說,醫委會每年接到的市民投訴約有500宗,每宗個案都有不少艱澀的醫學名詞和知識,對於本身不是醫學專業的界外委員,要理解個案內容其實並不容易,加上醫委會目前只有4名界外委員,而每次初級偵訊都有一人參與,故他們的工作極之繁重。故此,劉允怡會為每宗複雜個案寫一頁摘要,遂成為了界外委員的「天書」,劉直言界外委員對他所寫的摘要十分讚賞。
為界外委員寫摘要便閱讀
他說,醫委會最困難的工作是如何界定專業疏忽,他以盲腸炎有併發症為例,根據文獻,有相當比例的病人傷口會發炎,不能單是看見發炎就裁定醫生有疏忽,需要全面考慮醫生的知識、技術、經驗和步驟有沒有問題,才能作裁斷。對於公眾指醫委會對疏忽醫生所作的懲罰過輕,劉解釋行醫是職業,停牌會影響生計,加上傳媒全程報道,即使最後醫生裁定無罪,「醫生個名已經見晒報」,強調聆訊本身對醫生已構成極大壓力。
最難界定「專業疏忽」
但他強調,醫委會有責任衡量醫生的學識是否足夠,其知識和技術有沒有落伍,藉以保障病人。對於涉及品德誠信問題的個案如非禮病人等,劉強調醫委會必定會嚴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