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校探熱針﹕李求恩紀念中學 設導修課助考試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11日 17:47
2010年06月11日 17:47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通識教育科成為高中核心科目,學生不論程度、意願均必修必考,照顧學習差異於是成為各學校一大課題。李求恩紀念中學針對不同能力學生,以導修課等措施,協助學生學習及應付考試。 李求恩紀念中學的高級補充程度通識科有不少學生報讀,但部分會因無法應付,在開學後退修。然而,新高中的通識科,學生不能退修,成績又關係升學,校方於是千方百計,根據學生能力提供輔助。例如,安排導修課,以及平時課堂多用討論、辯論等形式,鼓勵學生發言。通識科主任徐曉琦希望讓學生投入課堂,建立信心,亦相信透過課堂發言能改善答題技巧。 新高中學生按能力修讀2至3個選修科,學校安排教學助理分學期為修讀3個選修科的學生,每個循環周10天中的6天,於課後上課,以小組討論形式,訓練答題技巧。至於修讀兩個選修科的學生,在每個循環周中,多出兩堂通識課,教師會在該兩課中暫停日常討論的議題,以時事題目協助學生適應通識科答題,以及準備獨立專題研習。 暑期補課 實地考察 學校期望學生在高中二前的暑假開始獨立專題研習,故高中一便要求學生提交計劃書。不過,通識科教師潘秀娟發現,學生在設定題目階段已需要很多支援,無法完全「獨立」,所以校方準備在試後加設課堂,並利用暑假的補課時間,帶學生實地考察上環或灣仔,學習問卷、考察等探究技巧。 退休教授助研習專題 徐曉琦透露,學校計劃在下學年邀請退休教授及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學生每兩周來校一次,以導修形式各自帶領6至7名學生研習專題。徐表示,學校通識科現正「摸着石頭過河」,這個計劃屬試驗性質,未必能讓所有學生參與,但希望藉此協助學生之餘,給予通識教師學習機會。 學生的差異,還來自文理科不同背景。通識科教師張旻楓便發現,教授「公共衛生」單元時,文科生對數據的處理分析較弱,而就空泛議題提出建議,理科生則較吃虧。為此,科任教師會「由淺入深」安排課程,同時讓文科及理科學生同組,各取所長,互補不足。 文﹕翁昕歆 圖﹕翁昕歆、受訪者提供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ee
2023年12月02日 10:01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9月18日 12:5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9月18日 12:5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李鐵紅
2023年08月21日 07:48
謝告知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bos
2023年03月15日 20:52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1月24日 10:30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1月24日 10:3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1月24日 10:1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1月24日 10:1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3月30日 08:53
多謝分享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3月30日 08:5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1年12月10日 08:14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華姐
2021年06月09日 22:21
Thz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