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君香港受惠內資買股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21日 16:45
2010年06月21日 16:4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泰君安(香港)同樣會於本周開始招股,以免與巨無霸農業銀行相遇。國君香港的資產基本上全部在本地,亦是在香港註冊,既非紅籌亦非H股,而是次上市亦不涉及母公司的資產和業務。 盈利已近重返07年水平 國君香港成立於95年6月,當時資產只有3000多萬元,現已增至達13億元。集團旗下擁有國泰君安(香港)證券、國泰君安(香港)期貨、國泰君安財務等七家子公司。母公司為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國泰君安證券。目前,國君香港業務包括證券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期貨經紀及證券投資顧問等業務。07年大牛市時,集團獲利超過3億元,08年扣除減值撥備後,盈利仍有大約1.2億元,而09年已回升至約3億元水平。 消息透露,國君香港集資額介於23.4億至31.2億港元之間。如果成功上市,將成為在香港IPO的第一家內資券商,上市後亦會是凈資本僅次於海通(香港)、名列第二的內資券商香港子公司。管理層曾透露,現時70%以上客戶來自本港及海外市場。 論業務前景,雖然國君香港不涉及母公司的內地業務,內地亦有外匯管制,但大量內地資金透過不同渠道投資港股,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即使在名義上劃清界線,但一般相信母公司會向集團轉介客戶和提供多方面的業務協助,這方面將會是最重要的增長動力。 憧憬母公司注資概念 當然,投資者最關注的,肯定是母公司會否向國君香港注入資產,從而達到整體上市的目標。事實上,據傳媒報道,國泰君安整個集團的09年至13年的發展戰略目標,就是要整體上市、擴充股本、縮小與行業龍頭在資本實力上的差距等,從而晉身成為金融企業龍頭之一。不過,在整體上市方面,並非單是管理層努力就能達到,主要的障礙在於股東持有多間券商,未能符合「一參一控」的政策目標,這亦是國泰君安整體上市的最大制肘。管理層能決定公司業務發展方向,但股東如何處理股權,並非其管轄範圍內,因此注資以至整體上市,短期內實現的機會只屬一般,不宜抱太大期望。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1日 21:3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1日 21:3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8月19日 09:5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8月19日 09:53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