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在年初時,人民幣升值已多次有「狼來了」的傳言,最終卻選擇了現在,其實這甚合內地財金部門的長久以來的邏輯。內地財金部門素喜講究時機,每每以出乎市場意料為上,觀乎近月熱錢流入大幅放緩,海外投機客對人民幣升值又熱情不再,加上國際政治環境放鬆,在此時刻讓人民幣匯率稍為放寬,可謂最合適的窗口期。
選熱錢流入減少時宣布 防炒賣獲利
不過正如人民銀行發言人日前聲明,將人民幣匯率機制回復到金融海嘯前,不等於短期內即有大幅升值,未來的升值步伐仍將會是漸進而溫和。
對於選擇目前的時機,除了為本周末舉行的G20峰會,帶來冲喜效應外,實際亦符合中國的利益。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分析,近期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合約已連跌多月,所反映的未來1年升值預期已從4月份的3%下降到1.3%左右,因此正好在此時出奇不意。
同時,昨日公布的新增外匯佔款數據,亦另見端倪。5月的新增金額為1315億元,較4月份大減逾半。在內地實行外匯管制下,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收到外匯資產後,要向人行結匯,外匯存於外匯管理局,而人行則投放回相應的人民幣,故名為外匯佔款。作為衡量外匯熱錢流入的其中一個指標,這種外匯佔款在去下半年開始大幅增加,連月皆達3000億美元左右,但5月卻大幅減少,反映熱錢流入減少。人民幣此時宣布放寬升值,亦減少了熱錢獲利的機會。
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後,等於令中央更添一個調控經濟的工具。哈繼銘認為,人民幣匯率重展改革後,有助於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增強未來中國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同時亦有利於加快產業升級,帶動企業向內地遷移,促進區域平衡增長。
回應 (0)
2023年05月14日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