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於周末宣布加大人民幣彈性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平開後不斷上升,至中午美元兌人民幣下跌至6.804水平,比開市的中間價,人民幣兌美元上升約0.34%。筆者曾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上升,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一個步驟,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早就在今年兩會期間表明人民幣不再盯緊美元,是中國「退市」的其中一個步驟,不過後來因為歐債危機深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以致周末人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式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後,市場明顯未有充分準備,造成昨日股匯齊大升的現象。
商品貨幣應抬頭
上周筆者指出,市場於2009年聯儲局「印銀錢」後厭棄美元,又在「歐債危機」中懷疑歐元,最自然的保值選擇是正崛起中的人民幣。不過,人民幣並不自由兌換,在過渡期中,商品貨幣的角色應該抬頭,且商品及原材料出口國,如澳洲及加拿大等都享有極低國債水平及相對少的財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10月調整特別提款權內貨幣的比重時,應加入人民幣、澳元及加元,令SDR更具代表性。因此這三個貨幣的匯價中,長期都會有支持。
澳元於5月6日美股大瀉當日,開始了兩個星期的快速下跌,當中亦受到歐債危機似乎擴散的威脅而下試80美仙。5月21日香港假期,澳洲悉尼股市S&P/ASX200指數開市裂口下跌2.6%,至10個月低位的4175.7點,澳元亦受避險沽壓影響低見0.8073水平,其後傳出澳洲中央銀行問價,結果澳元反彈至83美仙左右,澳洲股市亦出現單日轉向的趨勢。
市場減槓桿 澳元料不會再大跌
筆者曾經指出,澳元兌日圓或美元在過去3年間類似的跌幅,只發生於2007年8月16日及2008年10月初,分別為貝爾斯登開始出現財困及雷曼倒閉後的「套息交易」拆倉潮。但自金融海嘯後,市場投資態度審慎,槓桿投資倍數大減,在避險沽售中,需要賣出的高息貨幣數量不應該太多,所以澳元不見得會再大跌。
周一澳元兌美元受人民幣可能重回升值軌道影響,進一步攀升至88.5美仙的5個星期高位。澳元上升,除了受人民幣升值預期重燃外,亦受到環球股市見底反彈的支持。中國政策對環球投資市場舉足輕重,中國讓人民幣升值,除說明中國對經濟持續增長有信心外,亦反映政策收放的控制得宜。人行自4月8日開始雖然每兩個星期發行央票吸納市場過剩資金,但有收有放,周一人行宣布與財政部於6月24日向商業銀行存入300億元人民幣,存款期為6個月。若人行開始減慢收緊步伐,則中國股市可能進入一段較長的上升期,亦間接利好澳元匯價。
星展銀行(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高級副總裁 王良享
tommyong@dbs.com
回應 (0)
2023年05月13日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