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行副行長易綱:調控政策要留有彈性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27日 05:35
2010年06月27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易綱昨天總結金融海嘯的經驗時指出,不論是宏觀經濟政府、貨幣政策或是財政政策,都要留有彈性、留有餘地,使得在關鍵的時候,政策是有力的。 留餘地 需要時才能發揮效力 「如果政策工具已經用到沒有餘地了,沒有彈性了,當市場發生問題的時候,大家會懷疑你的政策,因為你的政策已經用到頭了。」他在陸家嘴金融論壇致辭時表示。 他並特別舉了幾個例子說明政策缺乏彈性的例子。「假如你的匯率是死盯住一種主要貨幣的話,那麽你的匯率政策失去彈性了;第二個例子,假如說你的利率是零利率政策,你的利率政策已經鬆到頭了,你不可能低於零了。雖然在零利率的貨幣政策下,還可能做一些數量寬鬆的操作,但是那個操作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貨幣政策到零了,你也用到頭了,沒有彈性了。 第三個例子,財政赤字過高,國債餘額佔GDP的比重100%以上,接近200%。那你財政政策也用到頭了。因為你國債再往上走,市場會對你發生懷疑。 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的,我們應該保持政策的彈性,保持政策的餘地。這樣我們政策的調控是有力的。」 他又表示,金融海嘯另一教訓是要加強金融監管。中國要積極的參與國際金融市場遊戲規則的制定,推動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加強金融監管。 他說,在危機中,G20框架和G20下邊的很多機構,比如說金融穩定理事會、巴塞爾監管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計準則理事會等等,所有的這些機構都在制定一整套金融監管新的標準,和有效執行的模式。「這些監管的標準對中國有着重要的意義。我並不是說這些監管標準百分之百都適合中國,但是這些監管標準的絕大部分,它的原則、它的理念,對我們是有啓示意義的。」 最後,他總結說,在當前中國要充分認識到全球化、貿易自由化是最有利於國家的一種安排。中國要當盡所能,維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這樣一個大環境。 全球化最有利中國 「我們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很多意見不一致的地方。這要求我們在很多比較敏感的問題上,要處理好。比如說,人民幣匯率、氣候變化、多哈回合談判,把這些問題處理好,就可以儘量的維護好在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大環境下,持續平穩較快發展。」他說。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8月03日 07:1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8月03日 07:1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7月31日 07:2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7月31日 07:26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12月18日 10:23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