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低吸強勢電訊地產股 下季資金債轉股 可利大市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29日 05:35
2010年06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天繼續企穩,全日微升35點,收報20727點,成交450億元。指數表現雖然納悶,但個別股份強弱懸殊,較強勢的是中資電訊股、中海油(0883)及本港地產股,際此季結將到,新季度快將展開,投資者仍多觀望。本欄認為可趁回吐收集上述強勢股,等候第3季來臨。 昨晚美股先跌後升,國債孳息再下滑(圖表1),於本港時間今天零時30分,道指升了12點,報10156點,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以電訊、消費及科技股表現較佳,美元指數則在50天平均線附近爭持。 今年國債已大幅跑贏股市 第3季的投資策略,除了看美元指數外,美國國債走勢也十分關鍵。第2季主要工業國的國債表現均甚佳,歐債危機觸發資金流入美德日,甚至是英國國債,美銀美林國債指數今年以來升了3.36%,是2005年上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時候,美國10年期國債的總回報率更達7.85%(這包括了收了息後再投資的回報),相比之下,MSCI環球股市指數跌了7.44%,股市遠遠落後於國債的回報,揸重國債的投資者自然跑贏。 今年以來截至上周五,美國10年期國債的每周回報率與標普500指數的每周回報率的相關系數高達-0.72,若計本季以來,系數更達-0.83,負數即兩者呈逆向關係,一升一跌,愈接近1,這關係愈密切。但若由1992年至今,兩者的相關系數只是-0.1155,可見上半年是頗為不尋常的時間,市場受到歐債危機的氣氛籠罩,基金為避險,流入國債市場。 不過,這已是歷史了。展望今季,究竟應選債還是選股呢?近期見到大行的看法,不少認為國債價格已反映了歐債危機及經濟放緩的負面因素,歐債問題預料在第3季可以較為穩定,主要工業國的國債息率下跌的空間有限,換言之,國債價格難以再大升,投資國債的值博率下降,股債之間,第3季度股勝債的機會較高,除非環球陷入通縮恐慌,經濟衰退的風險大增,則另當別話。昨晚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進一步下跌至3.039厘。 發改委壓煤價政策滯後 內地發改委「要求國有煤炭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要帶頭保持市場煤價基本穩定,不能帶頭漲價。」消息令煤炭股昨天急跌,兗煤(1171)跌了7.19%、中煤能源(1898)跌6.42%、神華(1088)跌2.93%。發改委的政策,相信是有點滯後,因為不論是外國及內地的煤價在5、6月間已見頂回落(圖表2)。今年中國因為早段西南部旱災,水枯令水電無法發揮,須依賴火力發電,令電煤需求殷切,令煤價節節上揚,中國仍成為煤炭淨進口國,但隨着近期旱情紓緩,水電復蘇,加上工業增長放緩,令煤炭供求沒之前般緊張,煤價開始拾級而下。此外,歐洲及美國經濟有放慢的迹象,這也令澳洲(圖表3)、南非等主要煤炭出口地的煤價下跌。 環球煤價早已回落 所以,發改委的要求只是產生心理作用,投資者借口拋售煤炭股而已,供求關係逆轉,煤價持續下跌,才是煤股下跌的理由。昨天幾隻大型煤股下跌時成交頗大,短線還是無謂撈底。以合同價供應佔比較多的神華,本應受現貨煤價的影響較小,但論走勢仍是較弱,高位一浪低於一浪,若股價跌穿5月25日的低點28.3元,則更形成一浪低於一浪,走勢向下,暫時毋須急於吸納。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8月28日 10:31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8月28日 10:31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1月10日 10:47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1月10日 10:47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5月20日 10:30
thanks-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