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要知道自己有否患上糖尿病、腎病、胰腺炎等病症,日後或許只需伸出舌頭10多秒,或是呼一口氣,毋須再打針抽血。理工大學運用人體生物識別技術,開發出3套分別以舌象、脈象及呼氣作診斷的分析系統,奠定了中醫診斷「無損傷、無疼痛」的基礎。理大正與醫管局討論,期望可將系統盡快引入全港公立醫院。 分析舌象脈象呼氣 理大人體生物特徵識別研究中心於過去14年,在住院處及體檢中心等地方採集了華北地區3萬多名病人、健康人士及亞健康人士的資料,以他們的舌象、脈象及人體呼氣成分資料建立數據庫,令醫生可統一參照,透過分析及比較,為病人斷症。由於採集方法「無損傷、無疼痛」,簡便易行,病人毋須承受抽血、驗尿、照內鏡等皮肉之苦;診斷時間最長僅為10多秒,符合聯合國規定的診斷發展趨勢。 準確度最高達95% 如運用「電腦舌象採集與分析系統」,求醫者只需伸出舌頭,醫生再將其舌象顏色及特徵與其他健康人士及患者比對及分析,便能診斷出病人是否有胰腺症、腎病等的早期徵狀,準確度達80%,其他儀器如「脈象波形採集與分析系統」及「人體呼氣採集與分析系統」,只需抽取病人的脈搏信號曲線圖或呼氣成分,即可作分析及比較,診斷病症的準確度最高更達95%(見圖)。 病徵定量統一 供分析比對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張大鵬表示,傳統中醫的診症十分注重個人經驗,所以醫師「愈老愈值錢」;然而各門各派不會將醫術外傳,醫學理論因此並不完整,「中醫只能靠即時的判斷,不同的門診又會有不同結果」。新系統能將各病徵定量化、統一化,執業者可根據數據,令診斷結果的偏差大大減低。3套新系統現時已申請了7項專利,獲得國際認可。
回應 (0)
2023年09月24日 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