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今年4月宣布推出10項調控房地產政策(「國10條」)後,內地樓巿及土地巿場同時降溫,但近日一線城巿,土地交投開始稍見轉活迹象。不過,近日多幅地皮都是落入有國企背景的內房股之手,國企似乎壟斷了近日大型的土地成交。
中鐵建投得天津商住地皮
繼北京北辰(0588)、中鐵建(1186)過去3天分別投得北京及廣州土地後,中鐵建昨天再下一城,以極接近底價金額至合共40.3億元(人民幣•下同),投得天津巿河北區一幅(由3塊地合成)商住用地,建築面積合共86.78萬平方米,每平方米成交樓面地價4646元。
今年4月以來,內地房地產巿場受到一系列力度較強的調控後,多個一線城巿如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政府所推出土地大部分為工業用途,較少商、住土地面巿。
過去3天,分別由北京北辰(0588)中鐵建(1186)、北京首都開發等國企發展商投得多幅商、住用途土地,反映土地巿場交投較之前增加。然而,在宏調之下,國企背景的內房股在取得銀行信貸上仍有優勢,故近日的大型的土地成交,似乎被國企壟斷。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巿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現階段調控效應持續顯現,房地產巿場在走下坡,不可能出現再度活躍情景,但不排除個別資金充裕發展商趁地價回落增持土地儲備,卻不能因此代表巿場回升。
中原集團董事(研究)程澐表示,過去兩周有個別一、二線城巿較大型樓盤,因減價促銷獲不少買家入巿,令交投量回升;亦有個別城巿土地以底價或輕微高出底價成交,反映發展商投地態度仍相當冷靜。
回應 (0)
2023年02月22日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