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文台昨日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各區普遍溫度達33℃,上水更錄得最高35.3℃。酷熱天氣下,本港發生多宗市民難抵高溫不適送院事故,其中一名在大埔烏蛟騰行山昏迷的六旬漢被確診中暑,情况危殆。天文台預料,天晴炎熱天氣會持續最少一星期。 廣東省亦受高溫天氣影響,佛山、湛江市徐聞等14個市縣前日已錄得超過35℃高溫,廣州昨更發出今年首個高溫預警信號。省氣象台預計未來兩至三天,廣東省大部分市縣持續炎熱,部分市縣氣溫達35至37℃。 上水錄35.3℃ 料熱足一周 天文台昨早7時45分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至下午5時取消。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本港多區一度錄得超過34℃高溫,包括跑馬地、黃大仙和屯門等,上水一度錄得高達35.3℃。天文台表示,一道高壓脊在未來數天持續為華南沿岸帶來普遍晴朗及炎熱的天氣,未來一星期的最高氣溫高達32℃。 衛生署提醒市民,應避免作長程登山或遠足等活動,戶外活動亦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黃昏。進行戶外活動時,必須帶備並補充大量水分,亦應穿着淺色和寬鬆衣物。若市民必須在炎熱環境下工作,盡可能適時在蔭涼處休息。另外,如選擇在室內做運動,也要確保室內有足夠的空氣調節。假若感到不適便應立刻停止活動,盡快求診。 酷熱下多人不適送院 昨日多名市民在酷熱天氣下不適送院。其中在下午1時許,60歲男子黃×豪與友人在大埔烏蛟騰行山至觀音峒時突然不支暈倒,由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情况危殆。在差不多時間,77歲姓劉老婦與友人在烏蛟騰行山感到不適送院。一對中年夫婦昨早10時許與親友往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為先人「起骨」,4人難抵酷熱感眩暈,召救護員到場治理,其中夫婦要送院。 醫管局表示,公立醫院昨收到一宗中暑個案(即烏蛟騰行山昏迷中年漢)。發言人解釋,中暑的臨牀定義為體溫達40℃或以上,身體未能以排汗等方式自行調節體溫,並因過熱而神志不清,嚴重者會出現痙攣或昏迷等。 1410長者按平安鐘 86人送院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由昨凌晨至晚上10時,收到1410人次按動平安鐘,其中86人不適需送院,主要是氣促和頭暈,相信與酷熱天氣有關。民政事務總署昨早開放14間臨時避暑中心至今早8時。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健康
詳情#
回應 (0)
2023年10月08日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