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亞灣核電廠的核反應堆燃料棒於5月23日泄漏輻射,事隔3星期才由傳媒揭發事件,兩地的通報機制備受質疑。大亞灣核電廠安全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李焯芬表示,該委員會應加強與本港市民溝通,他今年秋季與核電廠開會時,會向電廠方面提出要求增加透明度,如加入新委員,以及公開廠方向委員會提交的營運報告等。
認為大亞灣輻射泄漏不會惡化
大亞灣核電廠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何鍾泰表示,大亞灣核電廠仍在調查泄漏輻射事件,若有結果,會盡快向委員會匯報,暫未知何時完成。李焯芬補充,外國核電廠如加拿大,過去亦曾發生燃料棒出現裂紋,情况遠較早前大亞灣的零級事故嚴重,核電廠仍可繼續運作,毋須停機維修,認為大亞灣輻射泄漏不會惡化。
他指出,委員會可加強與公眾溝通,但要研究以什麼形式向公眾發放資料,「核電廠不是經常有事故發生,如果事無大小都向公眾匯報,市民是否有興趣知道呢?」
中電指核電環保低炭
加拿大商會昨日舉行研討會,日前才公布於廣州陽江投資核電站項目的中華電力亦派員出席,力陳核電具有多項優點。中電常務董事藍凌志表示,核電控制成本較其他燃料如煤和天然氣穩定,不會受國際燃料價影響;對於環保人士指生產核電過程並不環保,他回應說,核電與其他發電方式比較,例如可再生能源,是其中一種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的發電方式,有助紓緩氣溫變化。
回應 (0)
2024年02月10日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