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看好看淡 也可賺錢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07日 05:35
2010年07月07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投資之道千門萬法,賺錢的就是好方法,表面上投資要講求客觀資料數據,所以一說起來便全是數字,但數字實在太多了,哪些用哪些不用?哪些對哪些不對?好像香港樓市是否有泡沫,便可以引起很大的爭論,2009年2月《明報》社論便因美國聯儲局調高貼現率而提出對香港樓市的警告,幾天後瑞士銀行發出報告看好香港樓市和地產股。香港樓市的資料數據並不複雜,但也可以有極端不同的意見,更遑論其他更複雜的資產了。 就說香港樓市,是否見頂自然是一個大問題,但就算真的見頂,是否表示就要沽貨呢?事實上未必如是,首先見頂之後會下跌多少呢?什麼時候會跌定反彈呢?跌幅5%,3年後反彈;跌幅15%,3個月後立即反彈;跌幅7%,10年後才反彈……不同的情况都有不同的投資意義。 推介1隻股票 比100隻更難 又例如,一個香港市民只有一間樓自住;一個千萬身家投資者有500萬現金加價值500萬元的樓宇投資;一個億萬投資者以借貸買入價值10億元的樓宇投資……不同人的情况都有不同的投資取向及抉擇。金管局考慮的是樓宇按揭、樓價、銀行貸款、銀行體系穩定的連鎖問題,地產代理關心的是佣金收入,租客未上樓者希望樓價下跌,坐擁十多間投資物業者想法又不同。附圖1是香港地產股分類指數,反映香港地產股表現。 現在大眾傳媒有一個大毛病,個個都成了財經專家,對財經事件都有意見,財經專欄愈來愈普及,你推介X股,他建議Y股,她看好黃金,他看淡澳元……簡直就是資訊爆炸,但是否真的幫了讀者呢?意見既多,而且又是兩極化,對於讀者來說有時是看了等於沒看。 我很佩服財經專欄/專家推介一隻股票作全年精選的勇氣,要我建議100隻股票比一隻股票還容易,因為100隻同時全錯的機會總小於一隻股票出錯嘛。 投資理應是因應個人條件而貼身訂做的,一般性的看好看淡建議只應作為一個參考,因為每個人的財政條件、投資時空、個人因素都不同。好像新興市場在1月中後非常疲弱,沽空至2月初是上算,但2月中又有反彈,5月又大跌(圖2),所以看好看淡都是對的,端視乎入市時間而定。 波動大 勿長期看好或看淡 價格趨勢與時間是同樣重要的,很多「忠告」最大的毛病是沒有時間性,勸告別人小心總似是對的,可是錯了很少認錯。長期好友和長期淡友在現代市場都是要不得的,因為價格波幅實在太大了。 李順威 shunwailee@hotmail.com 《每日觀點》見www.mpfinance.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11月27日 10:3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22日 12:0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22日 12:0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22日 12:0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22日 12:02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