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華社批郭鶴年搶高糧價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08日 05:35
2010年07月08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媒體新華社昨日撰文,點名馬來西亞首富、「糖王」郭鶴年家族控股的「益海嘉里」等境外糧企,重金「搶糧」,引發農民惜售心理加劇,導致內地小麥價格愈搶愈高。但有分析員認為,小麥價搶高主因水稻減產,並非與糧企搶糧有關,然而這次官方媒體大喊糧價高,或反映中央對通脹的憂慮日漸升溫。 本報昨致電「益海嘉里」在新加坡上市的母公司豐益國際,但對方表示不願評論。 指多個集團紛紛直接收購糧食 新華社指出,如「益海嘉里」等境內外私營糧食企業「搶糧」,導致糧價上漲。而今年搶購戰激烈,主因除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帶領下的地區儲備糧管理公司外,央企中糧集團和中國華糧物流集團也加入到收購隊伍,加上一些小公司以及外企如益海嘉里等委託當地糧食收購企業等直接收購。在產量沒有明顯增加下,收購需求又較去年猛增,終導致了價格瘋漲。 分析員:漲幅「癲癲地」 據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數據,今年9月到期的小麥期貨價,昨日收報每噸2299元(人民幣.下同),不到一個月上升逾1.5%。表面升幅好像不甚厲害。不過,新華社引述的例子是,自今年6月收購啓動以來,山東濟寧糧價幾乎每天都在迅速上升,已從開秤初期的每公斤1.86元漲到了目前的1.92至2元,漲幅多達7.5%,遠高於最低保護價1.8元。一位中資分析員向明報記者說﹕這樣的漲幅「癲癲地」,但料此升勢不能持久。 申銀萬國消費品分析師王海濤表示,今年因中國南方夏季水災,水稻減產,同為糧食作物的小麥需求順勢上升。因預期小麥價升,農戶惜售心理明顯。但他認為,小麥價格走高不會維持太久,因國家小麥庫存充足,市場調控能力強,內地小麥需求穩定,且國際小麥價格走勢平穩。况且,「小麥儲存對天氣濕潤度有一定要求,囤積過久會影響質量,農戶屆時不得不出售」。 從市場佔有率看,益海嘉里和中糧掌握了內地油脂價格的控制權,而在食用油方面,益海嘉里無疑是行業老大;此外,近年來,益海正大舉進入內地精品麵粉市場。內地媒體曾尖銳地指出,如果沒有國家干預,益海嘉里和中糧可輕鬆調整產品價格,獲得高額利潤。 益海需新利潤增長點 針對益海進軍麵粉及大米加工業,王海濤分析稱,豐益目前所在的食用油市場加工產能已嚴重過剩,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益海主攻利潤率較高的深加工業務,生產高端產品,相信對相關行業衝擊不大,對小麥需求也有限」。 (明報記者王融融、蘆歡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12月10日 10:1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08日 10:5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08日 10:54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