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大客成華資行新出路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7月09日 05:35
2010年07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華資經紀行在港曾經風光一時,但隨着財雄勢大的銀行積極拓展證券業務,以及網上交易興起,華資經紀行的市佔率不斷下滑,一度被認為已「步向夕陽」。然而,內地放行資金及投資者來港的政策方向,卻成了拯救本港華資行的「及時雨」。證券業內人士指出,金利豐等新晉華資經紀行,逐步放棄街舖及本地零售市場,全力拓展內地客源,部分內地新興富豪階層,更成為金利豐為細價股配股時的接貨常客。剛被內地海通證券收購的大福證券(0665),其執行董事李耀榮承認,近年新開戶的客戶,大部分是內地投資者,本地新客不多,因年青一輩大多選擇銀行服務。有資深經紀亦說,時移世易,業界不能留戀沒有銀行「爭生意」的日子,要面對現實,尋求「北望」機會,例如物色內地業務伙伴等,因單靠本港客其實是無法生存的。他笑言,慶幸內地投資者習慣「幫趁」經紀行,否則本港華資行的發展機會將更見縮減。事實上,港交所的統計顯示,本港的證券交易,有七成經由銀行買賣,證券行只佔三成。這三成經由證券行處理的交易,近八至九成集中在外資大行及銀行,亦即本港400多家華資證券行所做的生意,只佔港股成交一成多。網上交易近年亦愈見盛行,逾67%證券成交是經由網上買賣,當中八成多是通過銀行處理。內地行來港 華資行「無得爭」從成交分佈來看,證券行在港的拓展空間,確然「買少見少」,但奇怪的是,新申請開業的證券行數目,卻續年增加。這等「生力軍」,大部分來自內地,自本港與內地簽訂CEPA協議至今,已有最少14家內地證券公司申請來港開業。有經紀指出,來港開業的內地行,有不少其實是內地銀行的分支,因他們預期內地會逐步開放「北水」,是以及早在港搭建業務平台。他說內地行有內地投資者網絡,具先天優勢吸內地客,本港經紀行「無得爭」 ,所以不少同業都在等內地行收購,或是與內地行組策略聯盟。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12月20日 11:48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12月20日 11:2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26日 10:29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26日 10:2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9月07日 09:10
thank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8月21日 09:42
thank
3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