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主黨昨公開與中央歷時近4個月的談判過程,在30頁報告中披露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如何促成雙方對話,並親自游說北京,公開「轉軚」撐民主黨的過程,是方案得以通過的功臣。在鎂光燈下與民主黨開展「破冰會」的中聯辦,僅扮演中央傳話人角色,甚至未能掌握談判全貌;特首曾蔭權則被何俊仁形容為「廢廢哋」,「每次只懂叫我們接受政府的方案」。民主黨6人政制小組昨日向黨中委提交報告,交代由去年8月坊間醞釀「公投」以至6月底與中央達成共識通過方案的歷程,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以第一身敘述經過。何俊仁第一身敘述談判報告揭示,梁愛詩在談判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在2月初首度以「中央最高領導的傳話人」身分接觸何俊仁,宣讀一份來自中央文件講述底線,並要求民主黨逐步疏離支聯會。何俊仁即時拒絕,梁愛詩回應稱這並非談判的先決條件,雙方保持溝通。兩個月後,在梁愛詩安排下民主黨成功與中聯辦法律部官員馮巍等會面,為日後的「破冰會」做準備,其間何俊仁先後兩次透過梁愛詩去信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副主席習近平要求對話。在擔當中間人期間,5月底梁愛詩向外批評民主黨區議會方案違反人大決定,但報告揭露,兩日後她親自致電何俊仁,細問方案細節,並「反口」稱沒有違反人大決定,更表示「願意做些工作」。6月4日,她用短訊通知何俊仁「已做了答應做的事」。之後談判呈膠着狀態,梁愛詩在6月17日即中央仍未最後拍板,她冒險公開轉軚表態,指民主黨方案不違人大決定,加速雙方達成共識。郝鐵川批方案 似蒙在鼓裏 另一邊廂,中聯辦官員前後與民主黨會面8次,包括一些預備會議。報告卻顯示,中聯辦大多是擔任中央「傳話人」角色,例如在「破冰會」上向民主黨提出中央的5點意見,即是「支持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反對公投、民主黨議員就政改方案不得捆綁投票、支持政改方案的本地立法及與支聯會劃清界線」。中聯辦作為傳話人,卻明顯未能掌握談判全貌。如梁愛詩早在5月尾已向何俊仁稱民主黨方案不違人大決定,政務司長唐英年在6月14日亦向民主黨摸底,探知若中央只接納區議會方案,民主黨是否「收貨」時,同日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卻高調會見傳媒,批評方案畫蛇添足,違反人大決定;可見中聯辦對於特區政府部署,以至談判進度,都如被蒙在鼓裏。至於特區政府角色,報告只透露特首曾蔭權在6月7日首次會見何俊仁及張文光時,透露曾3次向中央推薦方案被拒,民主黨即日「反枱」開記招明言會否決政改方案。約一周後,民主黨主動透露底線,把3點訴求縮少成只有區議會方案一點,特區才奮力一博,再向中央游說。梁愛詩努力游說北京對於梁愛詩、曾蔭權和中聯辦在整個談判中的角色,何俊仁昨日在記者上形容,梁愛詩並無參與實質談判,但肯定她曾透過自己努力,向北京展開游說;中聯辦一直態度強硬,可能是要把他們的期望壓至最低,即使有「希望」也只會在最後階段才宣布。至於曾蔭權,何俊仁不留情面地批評﹕「曾蔭權真的廢廢哋,次次都說無,說我們的方案是違反人大決定,游說我們支持政府,悶到我死!」本報計算以上三者在報告中出現次數,梁愛詩出現了37次,比曾蔭權的17次多出一倍,中聯辦則出現了47次。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
2023年12月30日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