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當殘障生遇上末屆會考,便要憑加倍毅力及樂觀思想,迎接人生挑戰。屬「七星仔」的應屆會考生尹尚賢,因早產令大腦麻痹,自出生便以輪椅代步,記憶力較正常人差,但一直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曾連續溫習16小時,只盼直升中六,避免會考失手須轉讀新高中,面對通識和文憑試等適應問題。特殊校設通識補習班還有半個月便會考放榜,不少末屆考生正煩惱一旦考試失手時,應否轉讀新高中課程。為特殊學生提供教育的甘迺迪中心計劃為10多名應屆考生提供新高中銜接班,包括簡介新高中課程,以及講解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等,協助考生轉制。甘迺迪中心校長張志安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我校多是肢體受傷的學生,大腦亦受損,例如大腦麻痹,他們的記憶力較差,學習新高中課程的限制也比主流中學多。」該校新高中課程統籌趙志堅表示,自中五生完成會考後,學校向他們介紹新高中課程,並重點為他們「補習」通識知識,例如舉辦講解獨立專題探究的講座;一旦他們下年轉讀,學校亦會額外提供6至7堂通識課,教授中四的學習內容。連續溫習16小時酷愛文學的尹尚賢因早產令大腦麻痹,但除一雙腳不良於行外,與正常人無異。他會考修讀文科,共報考7科,坦言因自小參加朗誦比賽,長期浸淫作家的詩詞散文,漸漸愛上文學。時下青少年愛打機或上網減壓,他則閱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及《色戒》來放鬆心情,等候放榜來臨。盼入讀中文系 出版自傳但尹尚賢坦言自己記憶力不好,讀書比人慢,需要長時期複習,擔心一旦失手便須轉讀新高中課程,一時無法適應。因此,他在考試期間,曾由早上10時溫習到凌晨2時,連續16小時反覆溫習不同科目,希望在會考有最佳表現。他以三國人物曹植的詩句「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比喻自己心情,指自己一面想升學,又怕有心無力,正如一心成就大業的曹植,因處境限制難一展所長。他盼望日後可入讀大學中文系,有天出版自傳:「人生有很多限制,最重要對得起自己,我才疏學淺,若日後真有機會執筆,我會寫自己的故事。」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指出,特殊學校的學生在通識課進行分組討論時,或受其殘障所限,例如智力稍遜,減低討論的深度,教師可考慮親自加入小組內討論,誘導同學發揮和增加深度。此外,殘障學生在外出活動時亦受限制,例如坐輪椅學生較難到較多樓梯的永利街考察,學校可改為安排參觀博物館等設無障礙設施的地方,擴闊學生知識。明報記者 陳嘉婉
回應 (0)
2023年07月31日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