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人口老化,全港有7500名70歲以上長者司機,每天駕着小巴或的士,載着乘客穿梭鬧市,月初一名82歲小巴司機在焗熱車廂中暴斃,令這批長者司機的健康更受關注。本報發現,運輸署雖然最嚴會要求長者司機年年續牌,但續牌體檢表格疑太「兒戲」,連最基本的量血壓要求也欠奉,致健康差的長者司機也可獲續牌。有醫生建議運輸署引入官方體檢抽查制度,堵塞監管漏洞及保障乘客安全。運輸署數字顯示,本港現有多達7500名70歲或以上的士或小巴司機,因本港像英國一樣,未有為職業司機設下強制退休年齡,故運輸署為確保長者司機健康仍足以保障乘客安全,會按個別司機情况,要求70歲或以上司機必須每1或3年續牌,續牌時須遞交醫生填寫的體格檢驗報告。沒規定醫生填表需實質檢查但本報發現,運輸署要求醫生填寫的體檢報告表格設計有漏洞,報告僅靠醫生與病人口頭對答填寫,毋須實質檢查如量血壓,容易造假。有健康退化至已決定退休的82歲司機(見另稿)透露,有醫生收錢寫續牌驗身報告時僅「驗一下眼,用聽筒聽一下心臟,花數分鐘,付百多元便可」。體檢表格雖要求醫生評估長者的視力、聽覺,以及詢問長者是否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但表格上25條問題均為是非題,且全部問題都沒有要求醫生必須「先作科學檢查」才可填寫。舉例說,體檢表格並無要求醫生必須量度長者血壓、血糖或視力測試,換言之,若醫生提問「馬虎」,或長者回答醫生時故意講大話,隱瞞自己的問題,即使是體弱甚至患病長者,也可通過體檢並獲運輸署續牌。醫生建議引入突擊抽驗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亦批評,運輸署評估高齡司機報告「非常兒戲」。他透露75歲父親早前到運輸署取駕駛執照,只需在表格的格子上「剔、剔、剔」,連反映老人家體格的心臟病、血壓、關節等問題都無要求詳細檢驗,故表格根本未能反映申請執照者的身體實况。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醫生稱,為堵塞漏洞,運輸署應引入突擊抽驗機制,有權要求出示私家醫生體檢報告的長者司機,進一步接受官方身體檢查,以確定當初呈交的體檢報告非亂填。議員促體檢提前至60歲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則指出,近年經濟不景,許多失業者轉投的士、小巴,司機「幾老都有」。現時內地、新加坡、日本等分別強制的士司機須於60歲、73歲及75歲退休,黎氏認為本港應仿效,研究禁止70歲以上續牌駕駛小巴或的士,因這工作太辛苦,並不適合長者。他表示,聽聞有司機看西醫時只需講「要續車牌做檢查」,醫生即迅速填寫驗身報告,鮮會詳查病人健康。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建議,把續牌填寫體檢報告要求提前到60歲實施,加強保障司機及乘客安全。明報記者 黃雄 陳志偉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健康
詳情#
回應 (0)
2024年02月18日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