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要懂得分析公司的原理並不是真的很困難,難度更高的應是在於怎樣管理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誠如股神巴菲特的師父葛拉漢在《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這本經典著作中所說,投資的要求主要有二,一是正確的「智性框架」,另外就是令有關智性框架不致受到我們的情緒破壞的能力。且讓慧雅先談這「智性框架」。正如慧雅一直強調,股票除了可以被視為一盤生意外,亦可被視為純粹是一張票據。對於股票的票據價值,慧雅認為並非不可分析,技術分析其實亦可以是一門有深度的學問,不過慧雅認為若我們要建立一個有關投資分析的「智性框架」,我們有必要奉行一個信念,就是將股票視為一盤生意的一部分。判斷市場上有沒有人「做傻事」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股票的票據價值的波動可以很大,始終市場上是人心所趨、資金流向等因素都可以轉變得很快及突然。當然,這些因素的轉變不是無迹可尋,很多技術指標都可以幫助我們捕捉市場上好淡雙方對這張票據的角力情况。不過,慧雅的觀察是,終日與股市潮流搏鬥很容易進退失據,而且在大轉角市時,不易先知先覺,因此贏過很多次,但最後「一鋪清枱」的例子,時有發生。相對而言,慧雅認為分析股票作為一門生意的價值,是相對較容易的,而且這至少可令自己知道風險在哪裏,也可令我們可以有些根據判斷,什麼時候市場上有人正在「做傻事」—— 以巴菲特之見,股市的最大功能就是告訴他「有沒有人正在提出做傻事」。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
2024年03月02日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