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九成官員反對申報財產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6日 07:34
2010年07月16日 07:34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與之前的同類規定相較,此次規定新增了住房、股票投資以及子女海外工作和投資的內容,並將監督對象從處級以上擴展到副處級以上官員。反貪防腐 難寄望官員自覺《規定》受到內地網民和輿論的普遍讚揚,但據《瞭望》新聞周刊報道,一直鼓吹為官員財產申報立法的前全國人大代表王全傑做的一項調查顯示,97%受訪官員反對「個人財產申報」。有學者指出,不能將反貪防腐寄希望於官員的自覺行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人們擔心這個規定會成為「形象工程」,是可以理解的,之前很多地方也搞過類似的規定,廉政守則、各種反腐文件等等都出了很多,但實際效果是,公眾既無法過問,更無法監督。此外,有專家指出,《規定》和社會所期望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還有距離,《規定》缺少了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應具備的公示和法律懲罰的關鍵環節。由於官員財產申報的複雜性和敏感度,有內地學者指出,目前實施向社會公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條件並不成熟。 竹立家表示,這個規定明確了向上級組織部門申報,擴大了申報的範圍,實際操作性更強,但是難度也非常大。逾60萬人申報財產,資訊該如何收集、如何核實,都是非常難的問題。不妨先把5萬多局級幹部的財產申報工作做好,把程序、規則理順了,然後再擴大範圍,效果可能更好些。同時,中國有句老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不妨先把上樑給校正了,下樑也就不會歪了。現階段,暫時縮小一下財產申報主體的範圍,便於管理和操作,實際執行的效果應該會更好。缺問責機制 易成廉政騷中央某部委一名副處級幹部則表示,公示財產不應只單單從級別上來看待,只要是掌握了實權的職位,不止副處級,有些科級幹部手頭上掌握的國家撥款就成百上千萬;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很多科級有獨立財政權的機構,很多的支出事項只要「一把手」簽了字就行。像這些部門的科級甚至股級幹部也應該納入申報範疇。 顯然,財產申報絕非一「報」了之,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公示、核查、監督、問責等機制相配套,才能避免財產申報淪為一場廉政騷。鍾鳴九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3月30日 16:2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9月30日 11:36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