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九旬劉以鬯構思電車故事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6日 07:35
2010年07月16日 07: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王家衛鏡頭下《花樣年華》及《2046》的梁朝偉,是鬱鬱寡歡報社編輯周慕雲。當年王導演開鏡前帶梁朝偉見文學泰斗劉以鬯,向偉仔介紹﹕「這個就是你要演的人。」結果影帝演了一個「花弗版」劉以鬯,引來劉太抗議﹕「我老公其實唔風流。」
獲下周三舉行的21屆書展選出為首個「年度文學作家」榮譽的劉以鬯,真正有味道其實是其文字。年屆九旬的劉老正打算用滿佈皺紋的雙手執筆書寫「電車的故事」,那將是香港半世紀變遷的一幅素描。
時空交錯西港城寫到筲箕灣
91歲的劉以鬯有這個構思﹕「從西港城搭電車到筲箕灣,再由筲箕灣搭返西港城,描述車廂看到不同街景。」電車過了銅鑼灣,劉老筆下的北角會突然變成1950年代那個有臭豆腐叫賣聲、有菲律賓樂隊於夜總會演唱的懷舊小上海。小說將以時空交錯手法呈現香港新舊面貌,「我每部小說,都要與眾不同。」
劉以鬯愛電車,因他愛在回憶的大海浮游,筆下小說都寫實而具有濃厚的香港情懷。其中《花樣年華》和《2046》兩部電影,是按他筆下《對倒》和《酒徒》為藍本交叉創作而成。梁朝偉扮演的報人是《酒徒》主角老劉,也是劉以鬯的真身,刻畫50年代他從上海南來香港以文賣錢的艱苦經歷,見證香港人頂硬上出頭的血汗歷史。
年輕時日寫萬字歎娛人不娛己
「為報館寫的文章,都是娛樂別人。」劉以鬯形容年輕的他是部寫稿機器,高峰期每日寫1萬字,「那時雲吞麵三毛半一碗,我寫1000字可買10碗。」但他感慨做報人爬格子掙錢卻不能娛樂自己,報紙刊出的都是愛情武俠小說,劉老最愛的嚴肅文學卻得不到大眾賞識,他唯有借「喝醉的老劉」來控訴香港社會膚淺,同時流露知識分子為生活妥協的矛盾。
諷刺的,是《酒徒》本是劉以鬯用來「娛樂別人」的文章,出版後掌聲如雷終能「娛己」,他亦因此創出獨有的「批判寫實」書寫風格,為香港文壇開創革新道路。如今跟劉老談起往事,他說,《酒徒》確是他的鍾愛,但最緬懷仍是解放前在上海創辦出版社,與志同道合者為理想、為文學奮戰的花樣年華。
50年代至今,香港文壇一直走不出娛樂框架,當今書展更出現「模寫真」爭議,劉以鬯認為「模風氣不好」,輕輕帶過卻沒大肆批判。活了九十載,如今劉老的言談盡是如煙往事,沒有怒火也沒有指控,對社會的好與壞看得淡然。人約黃昏,我們不要期待劉老正揮筆的「電車的故事」有強烈批判社會的火花,大概那將是一杯淡淡清茶,喝下如走進時光隧道,讓香港人嘗到泛黃歷史的回甘味道。
(書展系列之一)
明報記者 盧曼思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4月07日 07:3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4月07日 07:3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10月11日 10:4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10月13日 08:59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10月13日 08:59
THANKS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