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80後」的港人常嚷現今欠缺機會,不及上一代可享受香港經濟起飛帶來的機遇。不過,即使身為「50後」的匯豐控股(0005)「大班」紀勤,37年的銀行家生涯亦非一帆風順。由低做起的他,曾做過不太懂數鈔票的出納員、搭錯線的通訊員,也到過人生路不熟的巴西,最終卻把當地政府也處理不好的銀行扶上軌道。昨日紀勤便在青年領袖論壇上,以過來人的身分,勉勵逾千名「90後」年輕人,如何汲取教訓、提升競爭力。19歲打工 沒讀過大學紀勤身為歐洲最大銀行的行政總裁,原來並沒有大學學位。不願繼承父業的他,早在19歲便投入工作,誤打誤撞加入了匯豐。回想當初,他曾經做過通訊管理員,須每天輸入大量密碼替銀行各部門傳送信息,但有一天輸入了錯誤的密碼,全部信息都傳送不了,結果他通宵留守善後,「第二天我成為整家銀行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但至少我從錯誤中學習」。他又自嘲曾經做過最差的出納員,因為對他來說,數鈔票有一定難度。「但親身經歷過,現在面對匯控1.7萬名出納員,我理解他們的苦與樂。」勸年輕人到外面闖 擴視野遷港已約半年的紀勤,提及香港如何提升競爭力時,勸勉年輕一代開始工作後,應擴闊視野,多到海外工作,「大家很擅長出外遊埠,但出差是否也擅長?」他早年身為集團的國際經理,已習慣以12國為家。但其實在97年當他被派駐到巴西作「開荒牛」,首次為集團拓展業務時,碰到不少釘子。「當地數千名員工,全部說葡萄牙語,只有我講英語。」於是他想辦法、花時間與他們溝通。此外,紀勤亦舉例說明與時並進的重要性。他說有一年,兒子在聖誕節期間買了新車,想立即駕車,可是未買汽車保險。兒子提議打電話到銀行辦理,他說:「匯豐的電話中心聖誕節休息呢。」兒子遂提議上網辦理,他說:「匯豐好像不在網上賣保險。」不久之後,兒子終於取得一份車險保單,但「幫襯」的是匯豐對手。紀勤向在場學生打趣說:「我可以保證,現在匯豐聖誕節也賣保險的。」對於近期經濟動向,紀勤表示,雖然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會拖累全世界,但他不表認同,並認為中國和亞洲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於香港經濟增長遜於新加坡,他認為毋須擔心,因其增長尚高於美國,並仍是外資進入內地的跳板。撰文:羅羽庭
回應 (0)
2023年10月20日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