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逾一成港股變身礦業股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7日 07:43
2010年07月17日 07:43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著近年的礦業投資熱,本港不斷有上市公司「變身」成礦業公司,在過去3、4年間,已有逾一成港股「變身」礦業股。估值公司羅馬國際董事陸紀仁表示,本港現時共有約200家礦業公司,當中由06、07年至今有百多家上市公司轉型為礦業股。按去年底港交所主板有1145家上市公司,創業板有174家上市公司計算,「變身礦股」已佔一成有多。港交所修例 推高礦股上市成本陸紀仁指,根據今年4、5月進行的統計,本港上市公司中約有185家聲稱經營礦業的公司,相信到7月已增至約200家,當中部分經首次公開發售(IPO)程序上市,而大部分透過兼併收購「借殼」變為礦股。有見及此,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海外(包括俄羅斯、蒙古等地)礦業公司有意來資金充裕的本港市場集資,港交所於6月3日起推行經修訂的礦業公司上市規則,對於礦業股IPO或「變身」規管更嚴。羅兵咸永道合伙人黃煒邦指,由於有不少礦業公司想來港上市,本港有潛力於3至5年後成為區內主要礦業集資平台,而提高監管門檻,除了保護散戶,也有助令本港有更好的國際形象。陸紀仁指出,礦業公司在上市前的成本原為2000萬至3000萬元,當中主要來自勘探,新例會令其成本增至3000萬至4000萬元,主要因要做更詳盡的技術報告,而且所需時間更長。所以預期第三季,變身或上市的礦業股減少,估計今年透過IPO或併購於本港上市的礦業股共有5至10家。料監管日後會放寬他指新規部分條例過於嚴苛,包括石油公司方面,要接近投產才可透過併購上市;煤、金等礦產公司則要接近投產才可進行IPO,推測資源量(inferred resource)不得計入估值。黃煒邦指,相信日後本港作為礦業集資市場更成熟時,監管會放寬。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4月13日 11:1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4月13日 11:1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4月13日 10:48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4月13日 10:48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9月25日 19:31
文章內留言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