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內地樓市深陷量跌價滯的僵局之際,「調控可能鬆動」、「第二波調控將臨」的猜測聲不絕於耳。本月初,國土部部長徐紹史關於「再過一個季度房價可能下降」的表態,似乎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可時隔不足一周,內地多家媒體爆出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多家商業銀行第三套房貸政策已悄然鬆動,令內地樓市政策走向再顯撲朔迷離。12日,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三部委及部分銀行聲勢浩蕩地出來闢謠,集體表示將繼續堅定執行樓市宏觀調控政策。 房價「拐點」初現 資料顯示,6月份,內地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1.4%,漲幅按月比下降0.1%,房價連續上漲15個月以後,首次由漲轉跌。對此,市場普遍解讀為樓市「拐點」初現,房價過快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當前內地新房市場陷入量跌價滯僵局。今年上半年,內地13個重點城市成交量同比平均下降四成,北京、上海、蘇州、廈門等地下降了一半,深圳、杭州、福州甚至超過六成。但價格整體仍維持高位,北京、深圳、杭州上半年成交均價同比猛增超過六成。由於前期住房銷售量很好,部分開發商現金流充裕,缺乏降價動力。在房價尚未明顯鬆動的情形下,短期內市場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市場進入調整期 從上周末起,「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多家銀行三套房貸有鬆動迹象」、「高層授意房地產央企加速擴張」等消息不絕於耳,一時間政府可能放鬆樓市調控的傳聞迭起,在膠着的市場氣氛中迅速蔓延。 雖然「新國十條」中表示,「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和城市,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况,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但在內地一線城市中,僅北京將自己列入「房價上漲過快城市」,明確暫停第三套房貸。12日,在調控放鬆的消息愈傳愈盛的情况下,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三部委,以及五大行相繼表態,調控並未放鬆,仍堅持「新國十條」的政策。業內人士預計當前經濟正處在觀察期,短期中央不會放鬆調控政策,但也不會推出新緊縮措施。政府部門再一次重申房地產調控政策不鬆動,預計調控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顯現,第三季度內地樓市有望進入「量價齊跌」的調整期。政策見效後 短期政策或退出本次中央治理房地產投機的嚴厲程度強於以往,屢次「空調」的現象料不會再次重現。預計不僅前期出台的差別化房貸利率、提高首期比例、限制異地購房等政策不會改變,而且將進一步加快出台徵收房地產交易和保有環節稅、增加土地供應等政策。業內人士表示,調控政策的根本在於尋找房地產各方利益的一個平衡點。政府部門期待的平衡點一旦實現,一些暫時的相關政策可能會選擇退出。如果樓市調控政策持續並執行到位,預計本輪樓市調整中部分城市房價會有15%左右的下調幅度,但全面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馮其十
回應 (0)
2024年04月15日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