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量跌價挺 樓市新政立竿未見影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4日 05:35
2010年07月24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於4月17日宣布10項調控樓市措施(簡稱「國十條」),以打擊內地樓價飈漲的現象。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樓市新政,明天便屆100日,卻未收立竿見影之效,內地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的樓價仍然堅挺,僅深圳新盤普遍降價一成以上。不過學者及業內人士認為,「國十條」對樓市調控其實有用,但要令內地樓市冷卻,非一朝一夕之事。縱觀「國十條」實行百日,最即時的效果就是一線城市成交量大跌,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4月份成交量一度萎縮高達八成。然與此相反的是,樓價從4月到6月無太大變動,未能出現中央希望看到的「理性」和「健康」,國家統計局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到6月份時才出現15個月來的首次下跌微,但跌幅僅有0.1%。城市樓價僅跌0.1%「比起其他城市,深圳應該是最快看出調控成果,最能達到中央要求的城市。」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李耀智表示。作為全國樓市指標的京、滬、穗、深4市,深圳市在新政推出後住宅成交量一度急跌八成,但從5月底起有新樓盤減價,寶安及龍崗兩區於6月底起樓價開始下跌,7月份全市更有十多個盤減價。李耀智稱,全市樓價現時整體下調10%至15%,減價亦令買家重新入市,7月份成交量回升,預計接下來樓市價跌量升情况會再進一步,樓價可有5%的下調空間。地產商觀望延售北京情况則迥然不同,雖率先推出全國首個落實「國十條」地方細則,但據本周四(22日)的最新數字顯示,6月份全市住宅售價環比僅微降0.4%。部分地產商採取「拖字訣」,推遲新盤預售時間,以便觀望。據騰訊房產網顯示,北京原計劃於本月開售的12個新盤中,5個至今未公布價格。為避免被指「捂盤惜售」,發展商更故意自挑毛病上報有關部門,為延售作「合理解釋」,在刻意減少供應下,北京樓價跌幅有限。上海樓市於「新政」百日間更陷入膠着,主因是地方政府態度不明朗。當地迄今未推出「國十條」地方細則,令上海「價難跌量難漲」的觀望氣氛一再延長。上周結束的第27屆房地產交易會,更因新盤及人流均大減,被戲稱為「交流會」,可以說,政府細則的懸而未決,已失去了中央調控的本意。潘石屹:言成敗尚早要評說「新政」百日成敗,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覺得言之尚早。「觀察房地產市場,一個是成交量,一個是價格,當成交量持續下跌的時候,價格就會下降,但要比成交量滯後一些。」他說, 樓價還會慢慢下降,因為樓市調控是漸進的過程,想今天出政策明天見效果,是不現實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則對「新政」充滿信心,他指出,樓價不是一兩天降得下來的,而且調控何時見效並無時間表,說現在樓盤售價漲或跌對衡量樓市健康與否沒意義:「現在85%的人買不起房,讓他們買得起就是合理房價。」明報記者 陳子凌、劉洪慶、王艷喆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01日 15:5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01日 15:5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2月09日 11:5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2月09日 11:48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