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韓戰初期,因被打壓成左派或指為間諜而遭處決的受害人,相信多達數以萬計。知情者透露,朝鮮軍南下入侵韓國後,南方政府就把獄中的嫌疑左派處決,把屍體扔入大坑、大海,或棄置礦場,甚少進行審訊。
60歲的馬琳純重返京畿小鎮一個荒廢礦場,訴說她幼年的可怕回憶。那是1950年9月,韓國軍隊剛從朝軍手上收復漢城(今稱首爾)。她來到這山崗玩耍,卻見警察押解着一批赤腳男子,把他們兩個兩個綁在一起,槍殺後推入礦坑。若干年後,那兒掘出了153具屍體。
「連坐制」下遺屬不敢認親人
當年被處決的受害人,其遺屬往往被標籤為「左派」家庭,飽受政府排擠,無法接受良好教育或覓得優差,長期處於社會貧窮邊緣。
「韓戰前後民間被虐殺者全國遺屬會」的吳元鹿稱,由於當年實行「連坐制」,遺屬連自稱是受害者家人都不能,更遑論爭取平反。
真實和解委員會發現,1950年8月5日至26日間蔚山發生的10宗個案,政府軍警殺戮約870人,死者都是被誣告為親朝鮮人士。
「赤鬼之子」標籤成求職障礙
63歲的金宗浩就在那時喪父;其父當年僅25歲。「我記得祖母告訴我,爸爸被警察帶走就沒有回家。幾日後,我們聽說他死了——不止死了,還是『赤鬼』(bbalgaengi,共產黨人的貶稱)。數年後,當我懂得那個字是什麼意思,我感到十分羞恥。」
因為政府把金宗浩歸類為「共黨分子家庭出身」,褫奪他在社會擔任重要崗位的機會,要向大公司求職根本是妄想。「赤鬼之子」的標籤成了他一生的陰影,直至2006年,此畢生恥辱始因真實和解委員會裁定其父被枉殺而洗脫。
金宗浩說﹕「這恰似整個新世界向我敞開,我很感激委員會。」
82歲梁元進的父親在60年前亦被槍殺扔入亂葬崗,他不僅頓變孤兒,還要逃避鄉人的奚落。他說﹕「我遠離家鄉,偷偷摸摸地生活了好久。這些過去事情的真相一定要披露出來,好使國家悲劇不會重演。」
2024年07月17日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