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展人幣離岸中心 香港機不可失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6日 05:35
2010年07月26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中國人民銀行分別與香港金管局和中銀香港(2388)簽署了《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的修訂本,容許香港的銀行為金融機構開設人民幣帳戶和提供各類服務,不再設有限制;香港企業間也可以通過銀行自由進行人民幣資金的支付和轉帳。這是香港在人民幣業務上的新突破,有利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拋離競爭對手新加坡。

獲中央庇蔭 香港可拋離星洲

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且仍在不斷擴大。人民幣將取代日圓成為美元、歐元之後的第三大國際流通貨幣和儲備貨幣,已是共識。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上海是理所當然的在岸人民幣中心,而香港和新加坡都在爭奪離岸的角色。新加坡比香港積極,新交所的人民幣不交收期貨(Nondeliverable forward, NDF)市場,佔環球的人民幣NDF的80%有多,遠遠拋離東京和香港。香港勝在近水樓台兼有阿爺庇蔭,中國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香港已佔了七成半的金額。台灣的人民幣業務清算銀行,中央又指定是中銀香港。中央政府刻意栽培香港,彰彰明甚。新加坡雖然有40年的亞洲美元中心經驗,要輸給靠關係的香港,沒得說。

與倫敦美元離岸中心相似

香港貴為全球第3大國際金融中心,然而實力與紐約、倫敦相差甚遠。倫敦的顯赫地位,某程度上也因其在二次大戰後把握機遇,發展成為歐洲美元(Eurodollar)離岸中心。歐洲美元的出現,乃源於地緣政治因素。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入口急增,導致海外美元愈來愈多。美蘇冷戰,蘇聯害怕其在美國的存款被凍結,因而將美元存於美國以外。阿拉伯地區石油出口國累積的美元也與日俱增。另一方面,美國的海外企業為逃避本土的昂貴稅款,透過會計安排,將其海外公司的盈利存於歐洲。由於倫敦作為環球貿易中心的歷史悠久,法律、基建、人才俱全,吸納了大量的歐洲美元。儘管面對不少競爭,倫敦的美元離岸中心地位至今沒有被動搖。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雖然沒有倫敦的歷史因素,但某程度上與倫敦的美元離岸市場有着相似的地方。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是外幣業務的延伸,屬於非隔離型市場,與倫敦的歐洲美元市場大致類似。但人民幣是受外匯管制,人民幣的離岸金融業務與在岸業務是分開管理,不易受人民幣資金突然大量增加或縮減的衝擊。另方面,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是得到主權國確立和扶持的,資金累積速度較倫敦快。倫敦需要數十年時間才可將美元資金滾存至逾千億美元;預計不出10年人民幣在香港的資金量已可超越千億美元。

須先讓人民幣存款有出路

香港要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需要增加人民幣產品,讓人民幣有出路。截至5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只有847億元人民幣,佔內地總存款量只略高於0.1%;未到期人民幣債券亦只有約300億元人民幣。估計香港需要6000億元人民幣存款,才能發揮它的離岸中心貢獻。中國大陸是人民幣最大市場,要發展離岸的人民幣業務,便需要像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安排,把境外人民幣轉回大陸投資。這種安排,亦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發展階段。觀乎此,傳聞已久的小QFII即將出台,並不為奇。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20日 12:1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20日 12:1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7月20日 11:5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7月20日 11:5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3月10日 11:28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